第579节

  两个人很快就回了宫,吴纠就在小寝宫歇下了。

  大司空在家休养,虽然没有罢官,但是效果和罢官差不多,鲍叔牙乃是太葆,又简直大司空的职位,开始管理齐国的水力和建设。

  罢官与不罢官,其实效果是一样的,但是齐侯不能在眼下罢了大司空的官/位,原因就在于,不罢官,是对那些党派的一种怀柔安抚,若是罢了官,便是下了战书,因此齐侯不能贸然罢官,必须要将党派悄悄的瓦解铲除之后,才能兴师动众。

  眼下的齐国,并非是诸侯眼中看到的那般强大,毕竟所有的国/家都面/临着内忧和外患,就算是最安定最祥和的国/家,也有内忧的潜在威胁。

  尤其在齐侯刚刚即位的这些年,楚王熊赀即位五年,他的弟/弟熊子元还找着办法想要顶替他,如今齐侯刚刚即位第二年,实在太年轻了,对外大刀阔斧的尊王攘夷,对内就应该适当谨慎,以被双面夹击,最后得不偿失。

  而且眼下齐国正要大兴水渠,楚国又虎视眈眈的盯着郑国,这都是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事情,所以更不能内乱。

  大司空在家反省,那些党派因为大司空没有被罢官,所以不肯鱼死网破,还残存着最后一丝希望,也就相安无事了好长一阵时间。

  吴纠这天来到政事堂,相安无事了这么久,昨天有个值班的大夫家中临时有事,吴纠就故意给那大夫放了假,让他回家去了,昨天晚上是没有人值夜的。

  吴纠今日一早特意早点来,准备看看自己的“捕鼠利器”,他来到了政事堂,进了司徒的房舍,桌案上整整齐齐,和他昨天离开的时候没有什么差别。

  吴纠坐过去,小心翼翼的将那卷兵马布防图拆开,结果发现里面的头发真的没有了,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

  吴纠笑了笑,果然是有一只小老鼠的,也不知自己这心绘制的兵马布防图有没有骗到小白鼠。

  吴纠想了想,把兵马布防图了起来,以被其他士大夫看到,错当了正确的布防图,引起不必要的骚/动,吴纠连忙将自己编的布防图起来,准备一会儿拿走销毁。

  然后吴纠又将一卷新的简牍放在案上,比较显眼的位置,这回是司农部门上报的国库粮草储备。

  吴纠放好之后,就离开了,今日他休沐,不必/过来,就带着假的布防图走了。

  吴纠今日休沐,没什么事儿可做,又安排了一个“捕鼠利器”之后,就往膳房走去,进了膳房,左右看了看,因为时间还早,膳夫们没有开始忙碌,只是做准备工作。

  好几个膳夫抬着新鲜的猪肉就进来了,正在切着猪肉,将猪肉分文别类的区分开来,每一块做什么吃都有严格的要求的。

  吴纠看着他们区分,就看到膳夫们将内脏全都剔出来,大肠、肺头,还有一些太肥的大/肉,全都扔在一边,等着一会儿搓墩儿扔了。

  吴纠见膳夫们要把那些内脏扔了,连忙过去制止,说:“等一等。”

  膳夫们见到了吴纠,立刻作礼,说:“大司徒。”

  吴纠说:“这些都不要了么?”

  膳夫说:“回禀大司徒,正是,这些下水味道重,君上不喜食,所以小臣们正要扔掉。”

  吴纠一听,顿时心疼的要死,这要是扔掉了多浪,连忙说:“不要扔,都给我罢,放在那边就好了。”

  众膳夫们面面相觑,君上不喜欢吃下水,这是不争的事实,膳夫们一般都把内脏下水给扔掉,毕竟君王有君王的食材配置,后妃有后妃的食材配置,因此不会因为这边的下水内脏不吃,就把下水内脏给其他的人送过去吃。

  吴纠见他们要扔掉,真是心疼的要命,赶紧让人把内脏搓墩儿放在一起,放在了一个案子上。

  不吃内脏的人其实很多,多半是认为内脏不干净,或者口敢很糟,但是其实内脏是很美味的一种东西,若是不吃,那就太可惜了,不知要错过多少美食。

  吴纠将袖子卷起来,把下摆也掖起来,看了看怀中那鼓囊囊的假文书,就随手扔在一边儿,准备处理处理这些下水。

  吴纠将猪大肠和肺头洗干净,摘干净,然后将大肠切成小段儿,将肺头切成薄片,又开始调作料,将佐料调在一个大碗中,然后将大肠放进碗中,细细的揉/搓,搓好之后洗干净,又将大肠和肺头泡起来,泡在佐料碗中,确保没有内脏的怪味儿。

  吴纠处理好那些内脏,将内脏放在大锅中熬煮,便笑眯眯的弄了一些面粉,准备做个卤煮火烧吃。

  卤煮火烧是有名的京味儿小吃,据说是清光绪年间才发明出来的,因为当时的肉很贵,平头老百/姓根本吃不起肉,所以就把那些不入流的猪下水全都搜集起来,然后做饭吃,将那些内脏乱七八糟一炖,然后将大烧饼扔进去煮,可谓是个大杂烩。

  在那个年代,是赶大车的才吃这种不入流的东西,可谁知道后来竟然发扬光大了,将不入流的猪下水变成了一种美味,就演变成了卤煮火烧这种小吃。

  卤煮火烧中的火烧是死面火烧,要揉的非常结实,这种火烧切成菱形小块,放入汤中熬煮,火烧需要进味儿,但是不能变烂,因此和面是十分有讲究的。

  深秋季节,吴纠和面和了一身都是汗,这才感觉可以了,吴纠便把面放好,准备一会儿烙火烧,转头又去处理自己熬煮了多时的汤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