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节

  卫侯干笑着说:“看公子这话儿说的,不是孤不让他们借道,而是两位舅舅好不容易来到卫国,孤要尽地主之谊,多多款待两位舅舅才是,否则落旁人笑话,还以为孤的卫国寒酸呢。”

  吴纠一笑,说:“是挺寒酸的。”

  “什么?”

  卫侯一瞬间都没听清楚吴纠的话,因为谁也不可能这么说。

  吴纠重复的说:“纠说……卫国是挺寒酸的,泱/泱/大/国,一天只给寡君和纠早晚两顿膳食,您说寒酸不寒酸?不只是膳食,每日行动还受限,偌大的卫宫不让客人走动,您说寒酸不寒酸?招待使臣的美/人儿,却是卫公您自己的亲娘,您说……寒酸不寒酸呢?”

  他这三/句/话说出来,顿时众人都傻眼了,不知吴纠到底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突然如此破罐子破摔的犀利起来,宣姜淫/乱的事情,卫国人都知道,平头百/姓都知道,但是大家也没想到,他们的卫侯竟然用自己的亲娘“招待”外使,这传出去简直是千古笑话。

  宣姜脸色惨白到了极点,气的直发/抖说:“你胡说!”

  吴纠笑眯眯的说:“纠胡没胡说,这不重要。”

  宣姜冷冷的一笑,说:“你现在知道怕了?来人呢!”

  吴纠把宣姜给惹急了,宣姜在卫国,就靠一张脸,不管是美艳还是面子,都是她那张脸,卫国的人都知道她是什么人,但是不敢说出来,哪有像吴纠这么直接的,一口揭了她的老底儿,怪不得宣姜要狗急跳墙呢。

  她一声喊完,“呼啦!”一声,就见几十兵竟然瞬间开入路寝宫的大殿,似乎早有安排,每个人都手持长剑,一瞬间剑拔弩张,大殿上没有一个人敢喘粗气儿的。

  吴纠看了却只是一笑,不见任何紧张。

  宣姜冷冷的说:“姜和两位弟/弟本是血亲,但是两位弟/弟如今对寡君无理在先,别管姜不讲情面了。”

  齐侯气定神闲的坐着,幽幽一笑,很悠闲的将酒杯“咔!”的一声撂在桌上,淡淡的说:“情面这东西,要跟有面儿的人讲才是,卫国的人不懂礼数,上不正,淫佞成性,无怪乎百/姓效仿,民风不礼呢。像这种人,孤也想和他们讲情面,但是从何讲起?恐怕他听不懂呢。”

  齐侯这么说完,宣姜要给气死了,卫侯也是愤然站起来,拍着桌子说:“反了!反了!来人,给孤将人拿下!”

  卫侯说完,那数十兵就要冲上来,结果吴纠淡淡一笑,说:“卫公不妨等一等。”

  卫侯一听,说:“这时候怕了?也无妨,要饶过你们国君,那不如齐国的公子来伺候孤一晚上?”

  卫侯已经撕/开了脸皮,说的身为难听,齐侯一听,脸色当即很难看,冷冷一笑,说:“卫公小命不保,竟还有心还玩笑,孤也当真是佩服,佩服了。”

  卫侯一愣,随即说:“你不必虚张声势,如今你一脚踏在了黄/泉上,还能口出狂言?”

  吴纠淡淡说:“恐怕一脚塌进黄/泉土的人,是卫公您呢……”

  他说着笑眯眯的又说:“卫公让纠理膳,端是放心大胆。”

  卫侯一听,吓了一跳,说:“你是什么意思!?”

  吴纠说:“没有旁的意思,就是告诉卫公一句,卫公已然中毒了。”

  卫侯吓了一跳,说:“不可能,这些都是试过毒的。”

  吴纠幽幽一笑,说:“卫公撩/开袖袍看看,是不是身上起了红疹?这毒可不是鹤顶红,不会见血封喉,但是却是慢性□□,发作很慢,起初只是浑身不适,起红疹,麻痒一片罢了。”

  他这么一说,卫侯顿时觉得身上真的不适,撩/起袖子一看,果然,方才激动没注意到,袖子下面竟然真的一片红疹,麻痒难当。

  卫侯使劲挠了两下,然后又伸手挠脖子,旁边的宣姜惊叫了一声,因为卫侯的脸上也开始起红疹了,还肿了起来。

  吴纠冷笑说:“怎么?纠没说假话罢?”

  卫侯吓得惊叫说:“你……你竟敢暗算孤!?”

  吴纠笑着说:“若非卫公苦苦相逼,纠又怎么敢劳心劳力的暗算卫公呢?纠知道,卫公是个金贵人,齐国和卫国又一向交好,寡君与纠都不想难为卫公,不如这样,卫公送齐国队伍借道出国,齐国队伍一旦走出卫国,纠便让人奉上解药,否则卫公可要痒上七七四十九日,皮肤溃烂而死,那死相嘛,当真不是一国之君该有的,而且还会染给其他人。”

  宣讲一听,连忙退后了好几步。

  卫侯还想虚张声势,冷声说:“你竟然敢威胁孤?!”

  哪知道吴纠笑着一拱手,字正腔圆的说:“正是。”

  一瞬间卫侯差点给气死,又听吴纠补充说:“这么说起来,若是真的鱼死网破,还是卫公您赚一些,毕竟寡君与孤,可是两条人命,而对于卫国来说,只是卫公一命,幸而卫公还有一个儿子,纠觉着,纠可能还是为卫公公子做了一件好事儿呢?”

  卫侯听着吴纠分析,越分析越是心惊胆战,好不容易自己才坐上了国君的位置,真的像是吴纠说的,虽然若是鱼死网破,齐国损失的是国君和公子,而自这边只是损失自己一条命。可是这么一说,卫公更舍不得死了,这卫国可是他打细算,铲除了多少人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