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在这大眼瞪小眼吧。”周所长开了一个玩笑。
杨利辉被这话给刺激的更加木然,周所长接过他手里的行李箱说:“走吧,进屋吃饭去,现在已经中午了,你忙着赶路肯定还没吃,我早晨去乡里买了点熟食,还拎回来一瓶酒,咱爷俩喝点,算是给你接风了。”
进屋后,周所长麻利的摆上桌子,碗筷,又把买的熟食放到盘子里,从厨房把电饭锅也端到桌子上,俩人就在火炕上盘着腿开喝了,这是杨利辉在基层吃的第一顿饭,这顿饭却让他终生难忘。
“炕还挺热乎吧,守着山边木材多,没事时候我就上山去捡点回来,这一年能节省不少煤呢,要不局里给拨的那点经费都不够买煤的。”周所长喝了一口酒道。
“啊?这么大个电业局还差这点取暖钱?”杨利辉很是惊讶。
“要说电业局待遇好不?好!工资高不?也算挺高!经费充足不?充足,可这是对人家那些亲娘养的大变电站,就咱这一个小地方,能给你拨就不错了,指望着足额的拨付,那是不可能的,从我来这上班,就没有一年是足额拨付,没欠过这里的经费我就已经烧高香了。”周所长喝了几口酒后话匣子就打开了。
“您来这几年了?”杨利辉问。
“我今年五十四,来这整整二十年了,唉,日子不禁混呐。”周所长感叹道。
“二十年了?怎么您就没想着挪动一下?”杨利辉不解的问。
“挪动?谁认识咱呐!大点的站根本不会让我这样的去,小点的站也都是满员,再说我要走了得自己找人顶替我这位置,你说我能把谁给拽这个坑里来,后来也就断了走的念头,这么一混就是二十年,现在孩子大学毕业了,老伴儿明年也退休了,我在这山沟里也都住习惯了,我在乡里买了一间平房,明年老伴儿过来跟我一起住,感受一下乡村生活。”周所长几句话就说尽了这些年的心酸。
看着在这里蹉跎二十年时光的周长根所长,杨利辉暗下决心,自己一定不能马虎大意而窝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看看情况再说,真要是不行还得让老爹找人,赶紧给自己弄回去。
第一顿饭杨利辉就喝醉了,周所长也醉了,炕桌两边各睡一个,直到傍晚才醒,晚上又把中午的菜热了一下,吃了几口,俩人聊了会天,看了会电视,就早早的睡下了,躺在被窝里的时候杨利辉想,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自己要过多久。
工作没什么好说的,每天看一眼设备的运转是否正常,记录一下就行了,剩下的时间就由自己决定了,可是这里没有任何娱乐想项目,看电视,一共就三个台,不是新闻就是广告;看书,没有;看人,除了周所长就没第三个了。
一周的时间杨利辉就要憋疯了,周末他辗转回到家里,到家母亲一眼就看出来儿子瘦了,心疼的直抹眼泪,拉着儿子的手问了一下情况后,进厨房去张罗给儿子补补身子,父亲此时却不再有什么担心了,那么远一个农村变电所,一共就俩人,活也没多少,除了艰苦点没别的,反倒不像在局里时候整天担心人际关系不好处理。
回到市里杨利辉好像有很多事要做,看电影,去浴池泡澡,约朋友出去吃饭打台球,可休息的时间有限,周日中午他又恋恋不舍的坐上返回临河的客车,母亲给他准备了一大包吃的,除了咸菜还有水果、罐头,火腿肠之类的。
从这一天开始,杨利辉就掰着手指头算日子,时刻期盼着能有来考核他表现的人早日把他带回市里去,哪怕是不回局里,只要是市里的随便哪一个基础单位都行,可是失望却是一天又一天的累积着,三个月了也没有人来,更不会有人询问,他的手机从来就没有单位打来的电话,杨利辉的希望破灭了,耐心彻底的磨没了,他决定要自我救赎,早日离开这个能把人憋疯的穷旮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