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

神。

  “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三姑娘,你是如何理解的?”

  这位李嫂子头发梳得油亮,半点碎发也无,领肩处的衣物连半点褶皱都不见,不苟言笑,性子古板,更加不喜人嬉皮笑脸,说话像是老和尚撞钟,听得人昏昏欲睡。

  贾瑛听到叫到自己,硬着头皮翻译了一番。

  她之前提出自己的意思,就已经被这位太太训诫过了,还一状告到了王夫人那,于是现在她就只敢在脑内吐槽了。

  她不否认这里面也有积极的东西,更不想因为自己是现代人,觉得自由平等如何就想一味否定,只是,她个人来说,总是觉得,只要不干伤天害理,或者触动其他人的事情,一个人想怎么样,都是他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被框起来,要求他应该怎么做。

  并不是什么东西都是注定好的。

  她喜欢漂亮的东西,就不想违背自己的内心去否定,她不爱纺绩,也没有谁真的能说,女性就必须做这件事情。

  贾瑛胡乱想着,屋里一片昏暗,还有一个灰暗的太太在给她讲《女四书》。

  她拿出自己多年听课走神的经验,只觉得时间漫长难耐,下意识偏头,就看见门口掩嘴冲她笑的黛玉。

  下一刻,门边又探出好几个头来。

  迎春,探春,惜春,宝钗,居然连史湘云也在。

  迎春微笑看着她,探春露齿笑着,惜春还是面无表情,却关切得死死盯着她,宝钗弯起双目,湘云对着她挤眉弄眼做着鬼脸。

  这些都不过十岁的姑娘们,性格爱好各异,才情容色极佳,没有经过任何修剪,像是不同的花,生动鲜活开着各自的姿态。

  贾瑛觉得,世界总算是变得色斑斓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啊啊啊下章就可以调时间线了好开心!

  +

  我觉得,红楼最大的悲剧就是,不论是怎样的性子,在红楼梦里,最后都不可避没有善终。

  若温顺如迎春,会被欺负,可是若是像王熙凤这样强势,也有太多的无奈。

  真性情像黛玉,又或者周全如宝钗,怎样都无法双全。

  到头来,所有的姑娘,都不得已走向那个,在《金陵十二钗》里就写好的结局。

  曹雪芹在第一回 就已经说明了,使闺阁昭传,记述闺友闺情,非怨世之书。

  阴谋阳谋已经有太多了,我也自知原著也有很多机锋暗语,只是到头来,我还是想让她们都开开心心的,被世界温柔对待。

  +

  分享在知乎看到的一段话:

  曹公写凤哥儿的恶毒和促狭,却不时地表达对她才能的赞叹。甚至借平儿之口提点过,她坐在这个位置上不恶毒难以成事;他写宝钗的大气和自重,但又有时回头提醒读者,这个女孩子内心淡然早已如雪洞一般,人无癖亦无深情;他写婆子们的粗鄙,又时时同情她们生存的不易,叹息她们曾经也是明朗的少女……曹雪芹把一切都看得清楚透彻,却始终不怀任何的偏见。他清楚,人的很多所作所为往往因境所限,情非得已。正是这份包容苍生的悲悯和尊重,才造就了红楼梦缤纷的大观。

  +

  第62章 臭皮匠

  七个臭皮匠, 熏死一个诸葛亮。

  ++

  贾瑛人还坐在那里,心早就跟着飞出了屋子。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堂, 李嫂子以“男以强为贵, 女以弱为美”做了总结,贾瑛居然还用力点了点头,等对方走了, 飞快起身,留问梅给她拾书笔文物跑了出去。

  “今日是刮了什么风了?”贾瑛笑着问道,“怎么人这么齐。”

  黛玉,迎春和探春还好说,惜春是个宅, 而且醉心科研,三次至少请有两次不到。湘云更是了, 她住在叔叔婶婶家, 自然没有总往荣国府跑的道理,只有节日或者贾母着人去府里请才能过来。

  宝钗忙着参选公主陪侍伴读,她家里母亲是个软性子,哥哥是个不着调的, 早早就扛起了很多她们还没能体会的东西。贾瑛有时候面对宝钗,甚至有种对方比自己这样, 在现代呆了二十年的还要成熟得多的感觉。

  黛玉先道:“我们听说孙猴子终于被压下了五指山, 都忍不住来瞧瞧,她过得怎么样。”

  看着日头,贾瑛往阴凉的地方站了站, 闷闷道:“现在你们见着了,我着实不开心。”

  语毕,她就见对面六个姑娘都各自交换了眼神,一齐笑起来,异口同声道:“所以我们来寻开心了。”

  贾瑛被忽然的话唬了一跳,反应过来就无力起来,心说这不就是“看到你过得不开心,我就高兴了”嘛。

  “所以我们来帮你想法子,”迎春微笑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咱们六个,怎么都是两个孔明了。”

  湘云阖掌:“其实来的路上,我早已有了法子,只是却不想这么早告诉她,咱们好不容易聚一块,难道不玩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