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环重生复仇记_分节阅读_52

将这一家子拉来落户真是英明的不能在英明了,他人老成精,自然也知道这卫夫子这么做是为了什么,一来是当年他家落到了最低谷的时候,是村子里给了他们一个安生立命的房产,一份养家糊口的活计,二来也是卫夫子比贾家更是兄弟全无,左右无靠,这世上除了亲族,最可靠的那就是乡党,师生,只要这村子里,或是在他教学的门下学生中能有一二个将来能出息的,不求立马能帮上忙,好歹未来也能帮扶上他的孩子们,更不用说他家如今三十亩地就在这村子附近,未来他去了京城,这田产也多半需要村中人帮着照应。

  只是人和人之间相互帮衬,有来有往那是常事儿,也不能算是算计,他能如此着想,不端着那举人的架子在村中威威赫赫就已经是难得了,如今还能想的如此细致更是见情,他只能说好的听。

  果然贾家兄弟听了一个个也忍不住夸赞了几声,而兴哥儿更是满脸的兴奋,他知道自己的本事,原本在读书上就不如弟弟们用心,毕竟家里还等着挣钱呢,他能有几分心思放在读书上?能到如今这地步,到有大半是因为不想被弟弟拉下太多,怕脸上不好看,这才逼着自己一力上进的结果了,如今得了夫子的准话,知道了自己未来能走的路,还有了这么一个长久的,安生的,体面的营生,自是满心的欢喜,不说别的,未来他的孩子走出去,人家问起,那也能说是秀才的儿子,家中是塾师,是被人尊重,有地位的,而不是什么渔夫,什么农夫,这样最是寻常不起眼的。

  别说他们势力,刚涨了身份,就有些看不起往日的营生,说白了这也不过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意思,能体面谁不愿意走出去多几分好脸?虚荣什么的,那也是有资本的人才能说的对吧。

  “夫子这么说,果然是合适的,可见夫子想了只怕不止一日了,也不知道夫子去往京城可有什么门路?京城遍地都是权贵,若是无根基,没有人引荐,只怕是难得很。“

  贾训也为兴哥儿高兴,顺带感觉这卫夫子很有眼力,能看到自家大哥的好,恩,在自家兄弟眼力,自家哥哥自然是比旁人更好些的。夫子这职业确实不错,不说那一年四十两稳稳的收入,这是村里出的,虽然不说很高,却也不差了,单单是如今越发庞大的蒙学,那里头二三十个学子,家家如今家境可以,三节两寿的也常送些节礼,算下来这银钱也不少,若是换算下来,倒是有半年的束脩那般多,若是在加上当了秀才之后,可以给人写状纸,做结保之类的出息,兴哥儿这一年只怕是七八十两都不止,这样的收入,在他们这样富裕的村落里,都绝对能属于高收入人群了,你别忘了那可是他一个人,而不是全家的出息数字。

  也因为这样,贾训也难得多事儿的多嘴问起了卫夫子的事儿,不一定指望人家知道,好歹也是表示了一下自己的关心不是。你还别说,这村长当的,比八卦党都负责,居然还真是知道。

  “这事儿我也问了问,好歹是咱们村里出去的人,我也把他当自家孩子一样,若是实在不成,我都想着是不是让他去寻当年给咱们村子起名字的大人了,听说那可是已经升到了同知了,这速度,那可是五品,只要还记着咱们,哪怕是随口帮衬一二句呢,也能让他能有个好去处。不想这孩子实在是个有成算的,说是前些年去京城乡试的时候,就结识了不少的同科好友,如今也常常往来信件,正巧有一个同窗说起,说是京城一个世家大族的家学里原本承担夫子的族老身体病弱,独养的孙子也有些不争气,实在是精力不济,要请个外头夫子帮衬着一并教导越来越多的族中孩子和附学的童子,虽说一样是教导蒙学,可到底是官宦人家的孩子,所以从一开始人家就只要举人,束脩倒是也不低,有七十两银子,还提供住宿,吃食,卫夫子想过去试试,若是真的好,也算是在京城有了一个落脚的地方,一来好为将来会试多做些准备,二来即使会试不中,靠着这教学期间在京城的交友打点,说不得还能直接谋上一个不错的缺。“

  村长对于这举人做官的事儿不是太懂,后面的话说的有些不清不楚,想来也是直接复述了人家卫夫子的话,倒是贾训一听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这世道就是这样,很多进士,同进士出身的人,因为没有门路,不会打点,候缺时间长的很,常有一二年才得了一个缺的,而举人出身的,没有官宦家作保,没有人帮着疏通,想要做官,那更是艰难的紧,想来卫夫子在京城这些时候,怕是将这里头的关窍也打听了一些,如今是想去试试水,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命了,若是能得到自己教学的世家大族老爷们的赏识,那比他自己慢慢摸索必定是能更快的得到职务,如此一来,他也就未必会一门心思想着考进士什么的了,毕竟三年才那么几个名额,全国如此多的考生,实在是机会渺茫的紧,更不用说他们是在科考相对弱势的北方的学子了,还是现实些更靠谱。

  只是这家学的情况贾训感觉怎么越听越是熟悉呢,好像。。。。。。

  “是哪家的族学?怎么以前就一个夫子?“

  “哦,说起来倒是也有缘的紧,那家也是姓贾的,说是国公府第呢,还是一门双公的那种,真真是豪门大家啊,这样的人家就是不一样,为了家中孩子,特意的建造族学,想来他们的人丁也是兴旺的紧呢。“

  村长一边说还一边露出羡慕的神色,而贾训则是已经有些傻眼了。怎么到哪儿都能听到这贾家的消息?果然是躲不开嘛?

  ☆、第91章

  兜兜转转中,贾训居然又一次和贾家扯上了关系,虽然说不是直接的,可是自家夫子在人家贾家当夫子了,他们还是同姓,你能说这未来卫夫子会不说出来?若是他进京了,能不去看望?到时候能不遇上贾家的人?只是遇上了他又能如何?像是他这样的情况,除了那些实在割舍不去的仇恨,其他的,只能是用一句很矫情的话来做个总结:相见不如不见。

  “国公府邸?贾家?我怎么听着有些耳熟?“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