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br />   谢介及时清醒了过来,表达了坚决不愿意与奸臣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说起来,”房朝辞大概所有的力气都用来长心眼了,谢介这边势头稍有不对,他那头就已经察觉,并开始调整了谈话方向,“我还没有说明我的来意。”

  谢介把身子往玫瑰椅上一靠,努力想要营造那种衙内拽的二五八万、不把人放在眼里的讨厌样子,但他却忘了玫瑰椅不是官帽椅,它是没有背靠的,只有连接两边扶手的一道杠。就谢介那孱弱纤细的小身板,差点没给直接从木杠和椅面中空的地方滑出去。

  还是房朝辞眼疾手快,及时从后背托住了谢介,才没让他丢人,也没让他受伤。

  房朝辞的手掌很大,骨节分明。在谢介的想象里,那手应该像他的人,带着拒人千里的冷气,翻云覆雨的霸道。然而如今亲自隔着一层薄衣接触,谢介却感受到了与想象截然不同的热度,温暖干燥,可靠灼热,仿佛能融化世间万物。

  谢介愣愣的看着就近在眼前、俯下身望着他的房朝辞,呼吸着对方身上淡淡的茶香,一下子大脑就一片空白了。

  谢介忘记了顺着房朝辞的动作起身,倒是没忘回话:“你来找我干什么?”

  “恭喜世子,您要当表叔啦。”房朝辞笑弯了一双眉眼,鼻梁高挺,薄唇如锋,哪儿哪儿都是让谢介恨不能把他的脸扒下来贴在自己脸上的合心意。近看,还能看到浓密如墨蝶的眼睫毛,以及眼底的点点星光,璀璨如辰。

  等房朝辞走了,谢介才想起来问宅老:“他怎么总能那么正正好的接住我?”

  宅老俯首:“之前的两次老仆实在是不知,但这次老仆看的很真楚,从见到您开始,房郎的手就一直放在能够随时照顾到您的距离,以备不测。”

  作者有话要说:  家严*:这个其实是明清时期才有的说法。

  商人科举*:这也是真的,只有隋唐是不让商人科举的,从宋开始就没有这样的规定了,每次看到有人说商籍不能科举,我就……哪怕是明朝的朱元璋那么讨厌商人,也并没有阻止商人子弟考科举。

  换羊书*:苏轼的真实逸事233333说来讽刺,苏轼被贬后,自己却都吃不上羊肉。

  第23章 第二十三份产业:

  对于脑洞大过天的谢介来说,房朝辞这一举动,简直就是对他的挑衅。

  “是不是在他眼里,我就是一个小脑不发达的人?”谢世子活学活用,其实他连小脑具体指什么都不是很清楚,但是没关系,他会联想啊,“他在暗讽我傻!”

  以备不测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房朝辞笃定了谢介会再次摔倒。最可怕的是,谢介还真就摔了。第三次!长此以往,谢介真的很怕他的身体形成习惯,好比一看到房朝辞就想倒下什么的,那样的未来实在是太可怕了。

  宅老:“……”

  “不争馒头争口气,我一定要让房朝辞好看!”谢介发下了这样的大宏愿。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