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

靠这些产出换取生活所需。剑阁弟子若取山下村民的东西,是必须要用钱去交换的,这是铁律,任何人不得违反。

  刀疤脸顿生警惕,摆手道:“这我不清楚,你找别人打听去。”

  说罢,他连银子都不要了,转身欲走。孟七七连忙把人拦住,道:“大哥不愿意答,那我就不问了。这锭银子你且好,我还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你。”

  “什么问题?”

  “你这几日可曾见过一个跟我差不多大的年轻人修士,穿一身青色衣裳,长相英俊,待人温和。他应该也在这里打听过消息。”

  刀疤脸仔细想了想,摇摇头道:“这我真没见过。”

  其余人也纷纷摇头,最近灯笼镇的修士很多,他们还真没留意。

  孟七七谢过几位,随即与陈伯衍离开了茶寮,继续在镇上晃悠。他们是在午时抵达这里的,原定于入城第一家客栈与沈青崖汇合,可是无论他们怎么打听,都没人见过沈青崖。

  沈青崖不是一个会爽约的人,两人一致认定他碰到了什么事情,耽搁了。因为若他到过灯笼镇,以他的细心程度,怎么也得给孟七七留下消息才是。

  蜀中各镇之间有专门的驿站送信,孟七七随即给天姥山去了一封询问沈青崖的行踪。至于战叔等黑军军士,在离开神京时就被陈伯衍派回阴山了。

  两人在灯笼镇中等到天黑,看着沿街商铺和城门口的灯笼渐次亮起,发出惨白的光亮。据说是因为抱守宗的人死了,所以为了祭奠死者,全镇的灯笼都换成了白色。

  一溜的白灯笼,气氛压抑得令人不悦,甚至整个镇子都环绕着一股阴森气。

  孟七七站在客栈二楼的房间里往街上看,打更的更夫无打采地从楼下走过,“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铜锣敲三下,街上烟尘起。

  “来了。”孟七七往城外遥遥望去,只见几道隐晦的流光以极快地速度掠向灯笼镇。不,确切来说更像是砸。

  一行大约十来个修士,狼狈地御剑落在镇中心的大道上,其中几个明显带伤的,站都站不稳,直接扑倒在地。

  “快!来人啊!来个大夫!”灯笼镇的夜,又被惊醒了。

  孟七七轻轻将窗掩上,问:“你看出他们的修为了吗?”

  陈伯衍道:“都是第二层大境界的修为,有两个已是大圆满境,在年轻弟子中,尚可。”

  “这就奇怪了。”孟七七眯起眼:“山上到底有什么猛兽,这么多修士都摆不平,居然还被咬死了一个。”

  “蜀中的山中,无奇不有。《奇物志》中记载,昔年有奇兽一脚踏平一万山,于是十万大山只剩九万山。九万山中奇珍异兽遍地,灵气汇聚,才谱写出如今的仙门胜景。说起来,剑阁的祖师爷也曾师从蜀中。”陈伯衍道。

  “总之啊,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抱守宗去的那座望忧山就在侯暮云闭关的望丘山隔壁吧,我们明天也去凑凑热闹。”孟七七眼珠子一转,陈伯衍就知道他又有了什么鬼主意。

  翌日一早,孟七七就到了天姥山的回信。信上说,沈青崖三日前便已离开天姥山,那么按时间推算,他怎么着都已经赶到灯笼镇了。

  他去哪儿了呢?

  孟七七藏住心中疑惑,在客栈内留下了与沈青崖约定的暗号。然后与陈伯衍换上便服,掩去真容,混入了灯笼镇的修士群中,前往镇口集合。

  听同住客栈的其他散修说,抱守宗发出了悬赏,征召有识之士与他们一同前往山中猎杀猛兽。还提及这猛兽守着一个山洞,洞中必有奇珍异宝。

  奇珍异宝,这四个字对任何修士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尤其是没有门派根基的散修,任何奇珍异宝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的大机缘。

  孟七七与陈伯衍扮的就是两个灰衣散修,挤在人堆中毫无辨识度。

  “诸位,我们抱守宗如今一死两伤,情况算不上如何凶险,但仍需谨慎。修为低于第二层小圆满的,建议留在灯笼镇,若后续还有什么需要诸位帮忙的,我们一定会派人来请。”抱守宗还算有良心,并未让众人两眼一抹黑就跟着走了。

  话音落下,随即有几位散修因为修为过低而被劝离。孟七七与陈伯衍则把修为压至第二层小圆满,不显山不露水,顺利过关。

  抱守宗负责带队的长老匆匆扫了一眼,随即便带着浩浩荡荡共二十余人,再度御剑出发。不过片刻,众人便抵达望忧山。

  孟七七两人缀在队尾,一边留意着周围的一切,一边小声说着话。山林幽深,越往里走,兽吼虫鸣之声便越多。

  行至半山腰,孟七七透过树木的缝隙望向隔壁的一座山头,道:“那就是望丘山了吧?”

  “是啊小兄弟,没想到你还知道望丘山呐,那就是个小山头,啥都没有。”回答他的不是陈伯衍,却是一直同他们一样走在队尾的一个中年男子,胡子拉碴的,满脸沧桑。

  “这位大哥听起来对这一带很了解啊?”孟七七与他攀谈起来。

  “那是,你大哥我就是蜀中人士,经常在这一带活动。蜀中这地方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