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节

  算了吧。

  战国四公子在的年代,合纵连横就成功过一次,还是在他们晚年时发现再不遏制秦国十年之内就会被并吞之时。

  之前的合纵连横,都是破坏于内部人员之手,总有人无法一心抗秦,而是在各个国家都在准备,准备对秦国动手时,总有其他国家趁着绝大部分国家备战时后背空虚时暗戳戳捅刀。

  就比如说,赵国,已经被燕国捅了很多次了。

  但是,合纵连横最关键的一点并不是有强大的外敌,而是每个国家都有清醒的君王。

  就仿佛是为了让秦国崛起一般,在秦国时隔多年出了雄才大略的君王之时,其他国家这一代的君王都不约而同衰败到了极限。

  韩安那样性格软弱但智商没有问题的已经算是少有的好苗子了,如果臣子清明,说不定还有挽救的余地,可惜在君王清醒的同时,他的臣子却在一个劲地拉后腿,这对一个本来就不强大的国家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

  至于他们国家……

  想到这里,李牧都要苦笑了,因为他并不确定,凭借自己以后身后一众军士的力量,能够保住赵国。

  他相信“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但是赵国内昏庸的赵王,以及他忠实的走狗郭开却给了李牧不好的预感。

  当年廉颇被诬陷可不就郭开做的,他对赵国的武将从来都么有好感,谁都不知道郭开究竟想要做什么。

  他现在还没有对李牧动手,说不定在只是因为没有找到下家,一旦有了可以让他活得更好,比在赵国当权臣更好的生活方法,指不定立刻就把赵国给坑了。

  想到这里,李牧甚至连叹气的心都没有了。

  外有豺狼虎豹,背后还被自己人捅刀,甚至连打仗都打不安稳啊!

  他甚至都没有办法想赵国的未来,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第一步,就是先研究研究,怎么解决秦国的铁军团。

  之前便说过,各个国家的将领都很关注秦国对韩国的战争,他们的关注并不是仅仅停留于书面情报,甚至还派了人去围观战争。

  一场战争有太多人死亡,一个不小心,他们派去围观的人说不定就全死了,好在李牧这次运气还不错,派出去了20个人,还回来了四个。

  这20个人,个个都是他手下最干的勇士,应该在战场上折损了大半,只能证明战况激烈。

  他们带来的新情报中就包括,秦国作弊似的武器,跟巨无霸一样的战车,可以连发弓弩20,虽不可挡,入宫不断咆哮前进,将一切敌人都吞入腹中的凶兽。

  这凶兽,甚至能让身经百战的勇士恐惧。

  韩国也有新武器,看上去和秦国的新武器很像,但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威力上都远远弱于秦国的战车。

  发弩箭的数量只有秦国的一半,速度也没有秦国来得快,驾驶员甚至对承载着重量的马车束手无策,连车都驾驶不好,更不要说是用于攻击。

  那些在战场上如同玩具一样的韩国战车,比秦国战车的大滚轮碾得七零八落。

  可以说是非常残酷了。

  剩下来的四人将这些新武器看在眼中,所有被李牧派出去的人,都有一个能力,那就是能将看见的图像在纸上画出来,从四个面看见的战车一拼,自然就成了一个整体。

  李牧最开始了解到的,就是这一个整体的战车。

  现在,成蛟将图纸献给了赵国,让他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所要面对的,究竟是怎样一个不可战胜的怪物。

  看样子,韩国临时制造的战车就是由这图弄出来的。

  他想。

  但是汇报的人又说,虽然同是战车,秦国的战车却比韩国的战车大,比他们的坚固,甚至连攻击也比他们的有力,这证明成蛟带出来的图纸是几年前的,起码不是秦国现在用的。

  他长长地呼出一口浊气。

  必须要想想,怎么对付秦国的“怪物”才行。

  他想。

  必须要拿出一个办法,否则赵国将会一败涂地。

  在李牧思考怎么对付秦国时,咸阳宫中也在进行一场秘密的会谈。

  到场的人不多,皆为现在当权的一代,其中最为重量级的人物,就是嬴政与王翦。

  身为战国四大名将中最为年轻的一个,王翦才开始崭露头角,但正如历史上的名将从还没有成名时期就开始表现出异于常人的特质,王翦也是如此。

  他所拥有的,不仅仅是对战争的直觉,还有对计谋的熟练运用。

  王翦道:“李牧在赵国,势必会影响我国军队进攻的速度。”

  嬴政一挑眉道:“就算有战车,有惯炮,也不行?”

  王翦道:“惯炮之用,想来王上也清楚,不过是以其响声震慑敌人,如果被敌人看破了其中的关窍,便不足为据。”

  韩国在闪电战中被迅速地灭国了,并没有看破惯炮的作用,相反,其比打雷更大的响声让他们吓破了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