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节

sp;他道:“只要几日,韩国就会覆灭。”

  韩王道:“你说你,有何居心?”

  他古怪地笑道:“你既然觉得自己的计策很好,为什么不到秦国去?”

  韩非眼中闪过震惊之色,仿佛没有听见韩王在说什么。

  韩王道:“我已经听说了,秦国的招贤令,你要真这么能耐,就去秦国好了,我们国家的朝廷上可养不了你这样一个人才。”

  他的表情阴狠,可以说是对韩非下了逐客令,由韩王亲口说话的,可以说韩非未来在韩国定然是没有什么发展了。

  现在,如果他真的留在韩国,只能让人鄙夷耻笑。

  他有些唏嘘,完全没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结果。

  竟然是被韩王赶去秦国的。

  叹了一口气,又回想到了刚才叶孤城专门来劝说他时的画面。

  真没想到,这才几天啊,就不得不入秦了。

  正如同韩非说的那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干旱之况越来越明显,等到夏种之后,就没有见下过几滴雨了。

  西北的夏天,其实还挺热的,天上高高悬挂着一个大太阳,将黄土地晒至干裂,种子都已经被种在了田里,却因为缺少水分,不见动静。

  要是干旱持续下去没有改善,夏种的这一波粮食,就可以直接放弃了。

  但是与哀号连连的山东流过不同,秦国上下还是挺淡定的,他们的底气并不是求雨,而是因为郑国渠在三日之前已经彻底完工。

  现在要做的,只不过是最后检查,以及等待渠内通水罢了。

  叶孤城早早便到了泾川瓠口。

  秦国为了抢夏种,这段时间,大部分不太重要的事都被搁置,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修建郑国渠,可以说是非常齐心协力了。

  别说是叶孤城,就算是嬴政自己都到了郑国渠的源头,当然,他并不需要亲自动手干活,干的工作无非就是慰问百姓,为正在工作中的劳苦大众打一记强心剂。

  在秦国,秦王还是非常有号召力的。

  瓠口幕府前,云车将台已经搭建完毕,多亏了公输元的技术指导,这将台比传统将台要倒高大沉稳许多,人站在上面往下看,可以说是一览众山小,气派非常。

  将近午时,水司马来报,瓠口之外的所有关卡都已经检查完毕,随时能够通水。

  只要郑国渠能够顺利运行,秦国的农业就能再也不受天气影响,当山东六国都在因为干旱而元气大伤时,他们反而能够积蓄能量,甚至趁虚而入,一举兼并六国。

  虽然他们付出了一点时间与人力,但这绝对算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叶孤城想,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不是吗?

  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叶孤城身上的神魂已经越来越亮,紫气也越来越多,如果说一开始只是因为捆绑了国运而让他的神魂闪烁着金光,现在他身上光芒的闪亮程度已经足以让阴阳眼的拥有者睁不开眼睛。

  只要这个国家能够真正地统一他在封神路上的进程就可以向前迈一大步,但谁能判断这个国家是否真正地统一,这要看天命。

  秦国虽然还没有开始统一的过程,但是道路前方的障碍已经被搬走了,只要顺着路一步一步走下去,自然能打出完美的结局。

  所以天命判断他所作所为皆为正确。

  在叶孤城不知道的时候,他的道路已经走了一大半,很快就能打出happy ending结果。

  潜藏在神魂中的封神榜打了个嗝。

  国运吃太多,有点消化不良。

  且不谈国运一事,当水司马告诉嬴政一切正常时,他的表情称得上是喜上眉梢。

  正午的太阳逐渐爬到人们的头顶上,众大臣站成正方形的方正,列于将台后方。

  “吉时已到!”

  吕不韦浑厚的声音响起,而嬴政而已登上了讲台。

  “秦王击鼓告天!”

  国师列于秦王之后,祭告上苍。

  在成为秦王之后,嬴政已经知道了许多有关于阴阳之学的事情,也知道了咒法的存在,这些力量,如果说是人类本身就拥有的也太过傲慢,他宁愿相信这些力量是来源于神本身。

  所以,国师的职业中就包括了一些神神叨叨的部分,当然考虑到叶孤城的形象,并不需要他站在台上跳大神。

  只要假惺惺地上柱香就可以了。

  嬴政手持鼓槌,把牛皮面敲得轰隆隆作响,恰好泾川瓠口在峡谷之中,他击鼓的声音甚至能压过泾川的水声,在峡谷之中回荡。

  “泾水河渠,定名郑国渠——”

  “泾水河渠,定名郑国渠——”

  第一声由嬴政喊出,第二声则是负责传达他话的吕不韦,郑国渠的名字传入在下面等待的百姓的耳中,一个个又笑又跳。

  秦国的王、大臣虽然也心情激荡,但到底比不上这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