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

  所谓智,无论文治武功,都要科学发展。

  所谓策,是改革之策,维稳之策,制衡之策。

  所谓体,是强身健身,平安康健。

  “要争,就堂堂正正的争,不要争一时,不要争一年,而是活出一口气来。”

  皇上说话时云淡风轻,却令每一个人都噤若寒蝉。

  他把那些利益的纠缠与阴暗的心思,都轻而易举的挑破点明,反而让在场的许多人都开始自责反省,意识到自己的视野有多局限。

  “这后宫之中,难会结对子找盟友,不如也光明正大了来。”虞璁忽然扬起笑容,不紧不慢道:“后妃统共十二人,六个有所生育,六个无所出。”

  “与其暗中勾心斗角,不如就直接明面上挑好队友,每年允许你们更改一次。”

  “从这些孩子满六岁起,宗人府就立档计分,每年的最后一个月会由朕来公布最后的成绩,中间依靠什么来考核测量,都不会透露给你们当中的任意一人。”

  虞璁看着皇后猪肝色的脸,慢慢道:“这些事情,也会影响你们的晋位等级,可认真些吧。”

  六年。

  六年不到,大学的校园也准备好了,天下也将一步步安定下来。

  等你们都十五岁了,我会带着你们征战沙场,让你们去各省实习游览,知晓天下的真实面貌。

  孩子们,我其实不是你们的爸爸。

  但我绝对会比他,还要认真一百倍的来对待你们。

  这大明朝的江山,绝对要交到靠谱的人身上。

  3

  后宫陷入了难得的平静和秩序中。

  每个人的脑子像是被钢丝球狠狠搓了一遍一样,直到皇上离去三日了,也半晌缓不过来。

  从前要么立贤不立长,要么就以嫡长来继位,哪里有什么打分制度?!

  而且皇上他要的,还是德智策体全面发展,最好还有所长项。

  这可跟她们预期中的构想完全扯不上关系了。

  但凡聪明些的人就能发现,越是母亲有见识有才学,越能把孩子往这方面引。

  那些虽然生了子嗣但并没怎么读过书,也终于慌了神。

  皇上明面上吩咐她们可以结了盟友,直接到皇后那里登记,一年一换互助互利,简直是闻所未闻。

  但是这样一来,残害皇嗣什么的手腕,似乎也完全没有用了。

  ——除非把剩下的五个孩子统统杀掉,才有可能保证让自己这一队的孩子赢到最后。

  可是皇上这样完全引入竞争制度,就连没有子嗣的妃嫔都多了不少的选择。

  如果她们站队或者教养有素,也完全可以赢个妃位甚至贵妃的位子坐坐。

  皇后回了宫中,都神恍惚了许久。

  她读的女德女训,此刻也完全如同是废纸一张了。

  要养出皇上所期望的孩子,自己就要颇有才华和见识才行。

  虽然陛下说过,这整个藏书楼的目录册本都已经送进了后宫,有专人帮忙借阅给她们研读,可是自己又要从何做起?

  九嫔中有五嫔生养,自己平日里也没仔细看看,谁的孩子更聪明一些。

  如果真如皇上所言,连公主都可以继承大统的话,难不成还真有谁能养出个武则天出来?

  这头的虞璁忙完大小事情之后,一面感叹着不用上朝就是方便,一面去了趟工部。

  如今眼镜的技术越来越好,研磨镜片方面的工艺也相当湛了。

  由于皇上出手大方,也刻意吩咐宫中臣子对工匠们客气而厚待,很多事情的效率都加速了许多。

  这眼镜在几百年前就有雏形,但之前都是水晶材质的单片镜,用来给达官贵人读小字古书之类的东西,完全不能符合普遍的需求和承担能力。

  玻璃这个东西,就是汞的产物,但是它不仅可以拿来做镜子,还可以做窗户镜片,可以说是万金油般的存在。

  工部的人已经察觉出种种的好处,还试探性的装了个玻璃窗,在观望效果如何。

  虞璁巴不得把乾清殿的窗子也装个玻璃窗和纱窗,夏天透气都松快许多。

  他去了工部,直接吩咐人把小蜜蜂赵璜给拉来。

  “陛下!”赵璜一脸诚惶诚恐的跑过来,惴惴不安道:“陛下,您之前嘱咐臣做的那个——显,显微镜,好像搞出来了。”

  虞璁一挑眉毛,忙道:“拿来给朕看看。”

  别的他不清楚,这显微镜的出处,在生物课本上可写的明明白白了。

  当年有个叫列文虎克的看门人,闲得无聊就把两个放大镜叠在一起看热闹,看着看着就发现不对来,后来还被英国女王给封了个爵士。

  ——照这么讲,自己这当皇帝的,早就该被颁发一水的各种奖章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