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节

核查及相关的事情,也都移交给了礼部来办。

  方大人其实这时候还不算阁老,只是虽然人有四十多岁,面相却略显老了些,跟他的老师王守仁看起来像是一辈的。

  方献夫这会儿还在内阁办事,一听说难得皇上有请,忙不迭赶了过去。

  “给方大人赐座。”虞璁揉了揉耳朵,把大致的情况跟他讲了。

  “朕就是想问问,如今大明朝的皇室,大概有多少人?”

  方献夫沉吟片刻:“微臣事前没有准备,只清楚大概的数目。”

  “大概也行。”毕竟不是谁都有杨慎那样的脑子。

  “回禀皇上,玉牒上录的皇室宗族,约莫有一万五千人左右。”

  等等——

  虞璁僵在龙椅上,半晌都没回过神来。

  “有多少?”

  “陛下,有一万五千人左右。”

  也就是说,朕的兄弟姐妹和他们的子子孙孙,加起来有一万五千多人?!

  这是个什么概念啊?!

  但凡是个皇族,就能用自己的身份索要附近的贡税疯狂吸血,再跟老鼠似的一窝接着一窝生下去。

  喂,我这么多的便宜亲戚都是生出来的吗?!真的有这么多吗?!!

  要知道,每个宗亲逢年过节,还有生老病死,那都是能拿到朝廷的钱和各种报销的。

  可是朝廷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啊!

  难怪这大明朝土地兼并严重到了这种地步,一万五千多个吸血虫扒在身上甩都甩不掉,十个张居正来了都不管用!

  方大人见皇上一脸难以置信的神情,忙不迭道:“陛下,真不是臣随口胡诌。”

  “正德初年时庆成王记不清宗支各人,还特向朝廷上报,申请清查,最后排除假冒的,光儿子就有一百多个。”

  一·百·多·个?

  皇上:“???”

  这明朝的藩王,跟唐宋清朝那都不一样——讲究的是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并能世袭罔替。

  换句话说,这些皇子们一旦被封为亲王,光是每年的俸禄就有万石,而且还能得到大量的土地作为赏赐。

  老朱同志疼爱他的子子孙孙们,特意规定了皇族不必从事任何职业,所有花都由国家承担,死时还有丰厚的丧葬。

  问题是朱棣又是藩王作乱起家,想着法子夺了皇位。之后的每一代皇帝都铭记这这件事情,疯狂的约束藩王们的行踪——只许在府内活动,不得出城。

  哪怕想出城上个坟扫下墓,都要先给皇上写信,再等批准了以后才能出发。

  虞璁知道藩王都是自己养的一堆蛀虫,可是他没想到,自己养的是面包虫。

  一万五这个数字,哪怕在脑子里过第十遍,都跟天雷轰顶一样,炸的他脑仁儿疼。

  合着你们被憋在府里不让走动,就开始千人斩疯狂开后宫了是吗?!

  一百多个儿子,你特么是种马啊??

  “陛下是开始关注此事了?”方献夫意识到皇上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心里终于缓了口气。

  从前几朝就有忠臣斗胆提出此事,但均被压了下去。

  如果当朝皇帝能重视藩王之弊,百姓们的赋税压力也会小许多。

  “陛下,”方大人见皇上还没吭声,压着惧意再度开口道:“此事,二杨均领略颇深,您若是想多过问,可以寻他们来咨询一二。”

  “好,”虞璁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咬牙道:“现在就把他们两带过来。”

  杨一清和杨慎得知消息的时候,都愣住了。

  他们知道皇上锐意改革,但都没预料到,皇上发起狠来对宗亲也毫不客气。

  可是,此事一旦乱来,极有可能动摇国家之安危,毕竟藩王手头都有镇守的军队,如果皇上随意裁剪开支,可绝对不像删减光禄寺的冗官那样轻松。

  二人匆匆赶到了乾清殿里,一瞥见皇上今天面前连个果盘都没摆,就知道是真的动怒了。

  “杨首辅,你跟朕讲,如今这皇族俸禄是个什么情况?”

  虞璁寒意森森道:“什么都别顾虑,直接说。”

  “皇上切忌急躁,此事不可快刀斩乱麻啊。”杨一清生怕皇上气昏了头,先小心安抚道。

  “直接说。”

  杨首辅瞥了眼同样神情复杂的杨慎,才叹息一声,将如今的情况一一道来。

  如今景王、潞王在湖广等地的庄田,就多达四万顷,其他藩王的庄田,也最低都拥有两万左右。

  各路皇族的俸禄都是由当地的财政入支出的,但是皇族们疯狂的生了又生,财政在这几百年里翻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你说多少?”虞璁冷冷道:“几十倍是个什么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