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

  陶清风苦笑着想:当年徐棠翁曾有言,他出入释老十数年而返,故不主张门下弟子读佛经。但是陶清风心想,这样下去,儒经不敢读,道籍没脸读,他或许很快就要去读佛经了……

  不过这个时候,陶清风猛然想到:自己下一部戏,是根据三部“武侠小说”改编的,为了工作肯定要读。他几乎是如蒙大赦般,赶紧从图书馆借了一整套回来。他生怕自己看得太快,又陷入那种痛苦心境中,干脆把武侠小说整个体系了解一遍后,不局限于那三本书,而是把所有武侠名家作品,都纳入了预备阅读的范围。

  大楚是没有武侠小说的。只有游侠传说,曾见载于太史公《史记》。于是陶清风看了第一本武侠小说(并不是要拍的那一本,而是图书馆员推荐的“必须读的入门武侠小说之一”)后,迷茫地觉得,那些有“轻功”“内功”“真气”的高手,有着比荆轲刺秦一类的死士高明得多的本领,根本不是现实中的人。

  这种人,大概是根据秦汉开端的方士志怪,后又有葛洪《神仙传》、《抱朴子》之类的,想象过后,加工出来的全新一类人。

  古代当然有技击。然而陶清风心想,武侠小说里那种夸张的绝世武技,是不可能存在的。什么“踏雪无痕”“登萍度水”,“大罗金丹”,都是把“神仙”的一些特质弱化,写在了人身上。

  但这并不妨碍他觉得这种书,很好看。

  大抵书生心中都有投笔从戎情怀。又或是,书生以笔犯禁往往下场很惨,但是侠客们以武犯禁,还能全身而退,隐居逍遥,着实令人羡慕。无外乎文人都有侠客梦。武侠小说的作者,也基本是怀着这样心愿的文人墨客。陶清风读起来,自然觉得十分对胃口。

  他不到两小时,就把那本据说是“必须读的入门武侠小说”看完。他大概明白了,到底什么叫武侠小说。然后陶清风便开始看自己即将要拍的网络剧,阅读所依据改编的三本武侠小说原著了。

  这一看,就给陶清风看出了,改编网剧会遇到的很多问题。

  这三部武侠小说的原作者,叫做木飞客,已经去世了。他的十来部武侠作品,是他死后,由他的家人,替他出版的。

  在木飞客活着时,他的武侠小说遭到出版社数次退修——退修不是退稿,而是编辑已经同意出版这些小说,但稿件的确存在明显硬伤的地方,让作者回去改了再出版而已。

  但是木飞客天生浪子,懒得受那些拘束,索性不改,也不出了。直到他死后,他的家人整理了稿件重新自出版——除了校对之外,原稿一字不改。他书中的优缺点,都得以原始面目问世,并在读者之间,引起了大小争议。

  木飞客的武侠小说,文笔流畅,故事曲折,线索清晰,叙述方式引人入胜,可读性很强。但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硬伤,也是从前出版社要求退修的地方——人物单纯为剧情服务,而剧情太过奇诡,造成了人物前后的分感。由此,这批武侠小说只能归于二流作品之列。

  这十几年,金古梁温等武侠大家的作品改编过很多影视作品,木飞客的武侠小说却从来没有改编任何一部影视剧,这也是原因之一。

  这两三年,ip热兴起,大大小小的影视公司都在屯版权,最顶尖的大ip被大资方瓜分完毕。二三流的影视公司,也不甘落于人后,就买二三流作品的ip版权屯着。木飞客的武侠作品,也因此被蓝莓视频网站背后的传媒文化公司整批购买,并有了网剧投资计划。

  网剧的内容自然是越丰富越好,于是三本同背景的书就被合而为一,进行编剧加工改编。

  木飞客武侠小说最大的问题,就是角色分。而改编三部曲动刀最大的地方,也是要把三部本来独立成篇,只是发生在同一时期,不同视角的角色,串在一起——简直就像是一个人脸上有道伤疤,然后医生对着那道伤疤割下去。

  到底是把那道伤疤小心地分离掉,露出清爽完美的脸蛋,还是把这张脸变得更惨不忍睹,取决于动刀医生的水平。

  然而改编木飞客三部曲的编剧公司,是业内有名的流水作业外包泛滥,水平参差不齐的编剧公司。挂名来写的那个编剧倒是在古偶武侠圈中小有名气。可是他把这个活,交给了手下的四个年轻编剧。其中有两个,还是初次执笔。

  这简直是雪上加霜。

  当然,现在陶清风没有看到剧本,不知道这些情况。他只是单纯地从木飞客的武侠小说里,看出了角色前后分的问题。

  原作第一本叫做《天朗玉树乾坤侠》,主角外号“乾坤侠”,也是陶清风此番要饰演的“男一号”。

  这本小说有一百二十五回,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主要描述男主虞山海如何孤身潜伏于敌国王府,伺机为国除獠——却赫然发现,要行刺的敌国王爷,竟然是多年前,抛弃他们母子的亲生父亲。在那愕然一线的父子天性驱使的,心软住手的空隙间,虞山海被打落山崖,生死不知,上部就此结束。

  下部描述虞山海大难不死,得遇奇人传授绝世武功。他回到本国武林中,发现自己身世传开。不知真相的人,以为他与作恶多端的敌国父帅狼狈为奸,是泄露中原武林情报的幕后黑手,人人得而诛之。虞山海艰难地抽丝剥茧,终于找出了嫁祸自己、欺世盗名、害中原武林损失惨重的真凶,更加崩溃地发现——那竟然是从小抚养他长大,被尊为中原武林盟主的舅舅。

  原来虞山海只是他舅舅的一枚棋子,培养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长大后,去刺杀生父。虞山海没有刺杀成功,他舅舅便以为他背叛,便传开了关于他的恶毒谣言,下令全江湖诛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