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



  一个夫君,被他念出了百转千回,柔情万分。

  魏宁不知道他打算做什么,但看在徐元嘉现在是病人很虚弱的份上,他嘴上说着很烦,还是老实凑过来一些:“你又要干什么了?”

  徐元嘉把冰凉柔软的手贴在了他的心口,过了好一会,然后问他:“我是不是同代王长得有几分相似?”

  “哈?”魏宁第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下一秒,他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

  “你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在想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呢?”

  魏宁心想,要是上一世的徐元嘉知道了自己年轻的时候想的是这种东西,死了也会从棺材板里跳出来敲他自己的脑袋。

  他不由得忧心忡忡起来,等到了青城,徐元嘉这个家伙不会真的给他拖后腿吧。

  徐元嘉小小的松了口气,在他提到代王这个词的时候,魏宁的心跳频率并没有异常。

  之后愤怒的情绪起伏也相当自然,没有心虚,而是真心觉得他脑壳坏掉了。

  这是徐元嘉头一回被骂脑子进水,不但不生气,还有点高兴,大概他脑壳真的是坏掉了。

  等等,这件事情,他高兴的似乎还是太早了些,现在可以肯定是,不是代王,但不代表没有别人。

  “我真的没有和你哪位故人长得像吗?”

  其实不怪他多想,那位代王,虽然五官拆开来不算多致,可合在一起,就有一种让人看得特别顺眼的魔力。

  魏宁说代王是清修之人,又有佛缘,也曾说过自己仙风道骨。

  虽然他觉得自己和代王不一样,但万一魏宁眼神不好呢。

  魏宁没好气地回答:“你和你自己长得像。”

  他确实偶尔会拿现在的徐元嘉和记忆里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徐左相做对比。

  但这种事情,他是不可能告诉徐元嘉的。

  重生的秘密,便是疼爱他的祖母王氏,他也半个字都不会多提。

  见魏宁如此,徐元嘉也没有再提这个话题,他听着甲板挨板子的人传来的痛呼声,内心毫无波动。

  他漫不经心地想着,若是真有那么个替身,在对方想要来在魏宁面前蹦跶之前,他一定要把人先弄死。

  因为惦记着不能在代王面前示弱,又或许是魏宁心照料起了作用,徐元嘉只病了一天一夜,便适应了船上的生活,很快生龙活虎起来。

  三日的水路之后,他们又转回陆路,一路风尘仆仆,总算顺利抵达了青城。

  作者有话要说:  啊啊啊啊啊啊!要死要死,今天改了下文中的bug,世子担任的仆射是从二品官职,为尚书省最高长官(我就说当初搜资料的时候觉得怪怪的,后来发现是自己看差了),尚书省左丞和右丞才是从四品(唐朝的时候,丞相一抓一大把,我主要参考的蓝图是唐朝中后期嘛,所以)

  尚书令原本是尚书省最高长官,但是因为开国皇帝以前做过尚书令,所以这个官职就挂在那里,实际长官左右仆射

  其他设定还是不变,就是从四品改成从二了(还好前文只有四处要改)

  撒花恭喜世子今夜连升三级……元嘉荣登二品大员夫人之位

  世子前世是个好人,可惜好人不长命,这辈子他不算是个好人,当然也不是很坏就是

  第36章

  青城遭遇洪灾是两个月之前的事情了, 当时大水冲垮了无数房屋,淹没了无数粮仓, 也淹死了了成百上千的人。

  明明是春日, 魏宁所在的京城, 诗人才子们吟读着“春雨贵如油”此类赞美绵绵细雨的诗句, 而在淮河以南的青城, 却因为反常的十几日连绵不断的大雨,淮河水位急剧上升,堤坝拦不住不住过量的淮河水,全线向下游的青城泄洪。

  青城是座大城,当地官府登记在册的人数有三万余人,还不包括崇山峻岭当中一些没有登记的黑户。

  这青城虽然繁荣, 可也不是谁家都有钱做结实的青砖大瓦房, 大多数房子地基扎的不够牢靠,附属村镇的大部分人家,都是木屋,穷苦的单身汉, 甚至只有茅草屋一间。

  大风都能把这屋子吹倒,更何况是洪水。

  这遇天灾的三万人,死了万余人, 有一半是天灾,被洪水冲垮房屋的同时,人也卷进洪水当中。

  剩余的一半,则是因为官府解救不力。

  青城擅长水性的主要是渔民还有一些青壮年, 女眷和小孩子少有,大部分人自身尚且难保,自己的亲朋好友悉数救出来就够呛,哪有那个能耐和力去解救其他在水中泡着的人。

  在水中泡了两日,靠民众自发组织自救,等到大雨总算停了下来,雨水渐渐褪去,那些平日里对老百姓吆五喝六、趾高气昂的官兵老爷,才姗姗来迟。

  有死了亲缘手足,极其愤怒的百姓把县官老爷抬起来,扔进水中。

  那官老爷在冷风中瑟瑟发抖了许久,靠着会水性的衙役划着竹排,才把人给救了出来。

  救人的时候,官府都这么不作为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