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节

  谢广:“三郎叔说识字的人少,哪怕是军队里也不多。像我识字,会做豆腐会做纸,服兵役的时候跟管事的官员说一声,或者报名的时候写上去,不是被调到伙房做饭,就是被调去仓库当个记账的小吏。不用值夜,也不用干重活。”

  “当小吏有钱?”秦红忙问。

  谢广哪知道,“有些好处吧。就算当不成小吏,当个伙夫也比旁人吃的好。”

  “……你还想不想学?”兵役一年,事实上得一年零一两个月。秦红就这一个儿子,她家又存了些钱,请得起夫子,很是希望谢广多学点,被分到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伙房或者仓库。

  谢广摇了摇头,“三郎叔说我学的那些够了。”

  “你跟他们说过?”东方朔好奇心重,关上门就趴在门口偷听。见声音渐小,东方朔才悄悄走到堂屋门口问谢琅。

  村里人嗓门大,谢琅就算坐在堂屋门口也听得一清二楚,“提过几句。我说的对吗?先生。”

  “刚才说话的那小子机灵些,兴许能被留在军中。”东方朔道。

  谢琅:“他经常跟他爹去城里卖豆腐和纸,挺机灵的。”随即看着他,“先生答应了?”

  “在下不敢不答应啊。”东方朔转向小七,“给你夫子我搬个板凳。”

  小七下意识看谢琅。

  “去吧。”谢琅笑着说。

  小七立刻跑屋里给他拿个板凳。

  谢琅冲小孩招招手。小七走到谢琅身边。谢琅把他拉到怀里,让他面对着东方朔,“他以后就是你的老师,你要尊重他。”

  小七点了点头,“夫子。”

  “哎。”东方朔笑着应一声,“从明天开始?”

  谢琅摇了摇头,“小七还小,字还认不全,不急。先生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过来。”

  东方朔点一下头,就笑眯眯盯着谢琅,“三公子,我堂堂一郎官,帮你教孩子,你就送我一头驴,不觉得自己有些小家子气?”

  谢琅:“不觉得。”

  东方朔噎住。又不甘心,“三公子——”

  “我以为我说的够多了。”谢琅道。

  东方朔不禁叹了一口气,“您就是说的太明白。我想了好几个月,竟不知我擅长什么。三公子,聪慧过人,又是旁观者,曼倩想请教三公子——”看到谢琅摇头,东方朔僵住。

  “我能看出问题关键,不表示我也能解决问题。”谢琅指着外面,“就像村里人,我知道他们愚昧无知,能做的也是让下一代识字明理,不要像他们的父辈祖辈一样。”

  东方朔挠了挠头,“三公子的话总是让人无言以对。”

  “小七,去拿个西瓜。”谢琅道。

  小七站直,“大的小的?”

  “大的。吃不完给猴哥。”

  东方朔不禁坐直,“三公子,你,你家虎子……”慌忙往四周看,“不,不在家?”

  “虎子上山打猎去了。”小七说着,打开橱柜,翻出一个西瓜放洗脸台上,又把刀拿出来才喊谢琅。

  谢琅过去把瓜切开,给东方朔一牙,“解解渴,我歇会儿再做饭。”

  “三爷累了,我做饭。”小七自告奋勇道。

  谢琅笑道,“给你做面条吃,你不会。明天早上你做。”

  小七点点头,挨着谢琅坐下。

  东方朔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这孩子今日怎么如此乖巧?”

  “小七一直都是这么乖。以前说你,是他误以为你胆子小,还不是什么正经人。”谢琅道。

  东方朔的手一抖,心想,他没误会。我胆子就那么小。

  “我见陛下吃过这种瓜,上林苑也有种,这不是上林苑的吧?”东方朔没话找话。

  谢琅:“是的。陛下亲自送过来的。”

  “咳咳,咳咳……三公子……”东方朔连忙挡住嘴,好一会儿才把嗓子眼里的瓜咽下去,“陛下亲自送来的?”

  小七跟着点头,“孟达爷爷还送了我一罐红薯糖。”

  “宫里的厨子做出来的那种,太后吃了都说甜到心坎里的糖?”东方朔忙问。

  小七再次点头。

  东方朔咽口口水。

  谢琅无奈地摇了摇头。洗洗手,掰一节竹子,用切瓜的刀削几个细长的竹签,递给小七,小七去屋里戳两块糖出来,其中一块直接递给东方朔。

  东方朔咽口口水,看向谢琅,试探道,“我真可以吃?听小黄门说,这个很难做。”

  “不吃就化掉了。”谢琅提醒他。

  东方朔咬一口,心满意足道,“三公子,我决定了,以后没事就来教小七。”

  谢琅摇头笑笑,“无需这样。小七,咱家还有几个瓜?”

  “还有四个。”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