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节

  衣飞石知道皇帝必然会充实京畿兵力,然而,京中除了羽林卫,还有卫戍军,中军。

  经过孝帝朝的力捧,羽林卫已经算是三大兵衙里装备最良的一支了。这会儿还故意紧着羽林卫赏东西,正如皇帝所说,这是给他撑面子,帮他立威,让他尽快在羽林卫站稳脚跟。

  “臣谢陛下!”

  衣飞石不爱升官发财受赐爵位良田,就是喜欢军资。

  给袍泽兄弟们装备上崭新的山文甲,阿爹那边也批了条子,说可以去兵部支三千斩马刀,快冬天了,再去磨点过冬取暖的木炭……又是个肥年啊!衣飞石乐滋滋地下地磕头。

  谢茂趁机就叫朱雨把桌上的点心都撤了下去,亲自摊开空白奏表,招呼道:“你来,朕看着你写折子。”

  衣飞石又上榻去和谢茂一起坐了。

  赵从贵捧来砚台,润好笔,衣飞石又不是真没读过书的莽夫,奏折自己就能写,不需要幕僚帮忙。

  然而,皇帝在一边盯着,他提起笔,写字时就觉得有点紧张,好不容易把“羽林卫将军臣衣飞石跪奏”几个字写完,脑子里就有点空——怎么措辞显得恭敬亲切些?

  谢茂还隔着他肩膀,看他写的字,啧啧称赞:“好,字儿有长进。”

  衣飞石就回头,看着他。

  谢茂从没见过他这样茫然又羞耻的表情,还带了一点求助。

  谢茂愣了一会才想明白,这是不知道怎么写了?

  他想笑又舍不得取笑,很自然地伸手将人搂在怀里,接过衣飞石手里的羊毫,一字一字写了下去。

  申请军械的折子不必多复杂,奏事一则恭敬,二则明白,何况,各事的奏折都有基本格式,一般也没有大臣愿意自由发挥。谢茂天天都在看折子,写起来很快。

  皇帝写折子不惹人瞩目,让衣飞石吃惊的是,皇帝居然能摹写他的字迹!

  那像模像样的字骨锋芒,倘若不是极其熟悉衣飞石笔迹的人,绝对分辨不出来——这和照字临摹不同,皇帝都没看着他的笔迹做参照,就这么信手写了出来。可见对他的字迹熟悉到了极处。

  “朕写得像不像?”谢茂写完奏折,把笔还给衣飞石,在他耳边轻轻吹气。

  衣飞石嗯了一声,半晌才问:“陛下,为何……”

  “朕想你呀。”

  谢茂将他搂在怀里,熟悉的体温是前世想都不敢想的美好,“你在西北,只有密折回来,朕见不到你,只能看你给朕写的折子……一天看一次,一天看两次,有时候看三次,四次。”

  “朕本想哪天吓你一跳,嗯,今儿小衣犯蠢,就不吓了,给小衣找补回来吧。”

  短短几年时间,哪怕天天看衣飞石的奏折,谢茂也不可能学会衣飞石的字迹。

  他学的是前两世衣大将军的字迹。衣飞石觉得有些地方不怎么像,会被熟悉的人认出破绽的地方,就是衣飞石此时笔端的稚嫩,前世的老辣风骨。

  正如谢茂所说,在前世,他和衣飞石见面的机会实在不可能太多。

  前两世,衣飞石忙着打陈朝,打完了陈朝还有浮托,两边都打完了,衣飞石回了京城。然而,皇帝又有什么理由天天召见一个不议政的将军?到第二世,就算他厚着脸皮,随便找个理由召见衣飞石,身边哄着一个为他殉葬的周琦,又怎么好意思两边撩拨辜负?

  很多时候,谢茂都只能在大朝会上,看看衣飞石站在人群中随礼乐下拜、肃立、跪辞的身影。

  他是个极其能忍耐的人。他就能忍得住不把衣飞石留下,独自回到太极殿里,慢慢看衣飞石递上来的奏折——一段时间里,皇帝经常将衣大将军的折子留中不发,朝野还隐隐有些议论。

  他什么都不能做,只能描摹着心上人的笔迹,想念心上人的风骨。

  谢茂说得轻松,还带了一点儿甜蜜的无奈,仿佛是在向爱人邀宠,衣飞石还是听出了他言辞间沉淀了漫长岁月的沉重,就好像他们分开的那两年真的就是一日三秋,让皇帝等得绝望极了。

  衣飞石敏感地回头抱住谢茂,低声道:“那我以后都跟着陛下。”

  “嗯。”谢茂亲亲他的耳朵,心里熨贴极了。

  第131章 振衣飞石(131)

  人治的社会,很多时候都没有道理可讲。

  钱八娘买通相王府小厮更换济王孙下往黄家的聘书,又在黄家待客的茶饮里放了泻药,正经按照谢律断案,她也罪不至死。然而,这件事一开始就不可能上公堂。

  钱八娘是太后亲自召进宫中服侍的女臣,她犯了事,哪怕与听事司无涉,听事司也得向太后上禀回报,让太后心里有数:您这个女臣是这等心性。

  太后以后还用不用钱八娘是一回事,没人告诉太后钱八娘坏了事,那就是听事司的失职了。

  事涉太后,龙幼株亲自进宫,向太后上禀详情。

  被皇帝敲打之后,龙幼株也不敢随便攀咬,半点不添油加醋,一五一十把钱八娘办的事说了一遍。

  她说得简明扼要,当然,她还带了相王府小厮、黄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