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碑

  夜凉如水,星辰黯淡。

  禹泽山上起了雾,把本该有的霜月星灿全都遮挡了起来。

  好在上山的沿途都燃着石灯,暖色的烛光照清了行路的方向,倒也不算伸手不见五指,只是与平时的夜色相比,暗些罢了。

  闻瑕迩提着一把扫帚在禹泽山的山道上走了快两个多时辰也没寻到夙千台,他将扫帚往地上一放,找了块干净的石头坐下。

  坐下之后冷静的推测了一番,得出了一个结论——

  他迷路了。

  闻瑕迩扯了扯领口,夜风灌进来赶走了身上的热意。

  禹泽山上的亭台楼榭少说也有几百个,可他这一路上山竟是一个都没见着。

  偏头打量了几眼周围的景色,发现四周的树木草丛都以一种自然的形状生长着,不但茂密还十分繁杂,不像有人经常打理过的模样。

  这一发现无疑是坐实了闻瑕迩心中的猜测,他不仅迷路了,还走到了禹泽山的荒僻之处。眼下别说人影了,就连一个鬼影都没看着。

  他在衣袖里翻了一圈,没找到引路的符咒,出门出的太急,符咒都没带全。闻瑕迩脸色很不好的从石头上站了起来,转身改道从山间小路走。

  他下定决心今夜就算走遍禹泽山整个山头也要找到夙千台。

  山间小路要比他之前走的路难走上许多,一脚深一脚浅不说,光线也相较之前更暗沉了。

  不过等视线习惯之后也就适应了,只是不能如之前那样靠着火光看清四面八方的景象,他有好几次踩空差点被绊倒。

  等走到一处地面相对平坦的竹林之时,衣服上已经被沿路尖锐的树枝划破了几条口子,可眼下他已经顾不得这些了,只能继续往前走。

  又往竹林深处行了几里,忽见前方不远处立着一块石碑。

  闻瑕迩一喜,忙走上前去看石碑上的字,待看清之后却发现这碑竟是块无字碑。

  他心中刚燃起的一点希望之火立时被浇灭,原以为这块碑是块指路碑,再不济也是块地名碑,没曾想这碑上竟一个字都没有,他弃了大道改走小道,看来还是选错了。

  闻瑕迩烦闷的靠在了石碑上在心中叹了口气,忍不住胡思乱想,眼下君灵沉的住所明明就在他触手可及的地方,可叹他却怎么都到不了。

  即便身处同一方天地,见不到就是见不到。

  缘浅如斯四个字,大抵说的就是他和君灵沉了。

  就在他意冷烦闷之时,空寂的竹林中突兀的多出了一阵脚步声,闻瑕迩循声望去,远远地便看见一个提着灯笼的白色人影正向他的方向徐徐走来。

  他警觉地从石碑上站直了身,迅速的躲到了石碑之后坐下,从袖中拿出一张隐蔽身形的符咒给自己贴上。

  他是打晕刘大壮才上的山,若是此时被人撞见这件事肯定会露馅,所以他必须躲开禹泽山巡山的弟子,不能被发现落下话柄。

  好在他提前准备了隐蔽身形的符咒,躲在石碑后只要不发出声响,即便是有人从他面前走过也察觉不到他的存在。

  闻瑕迩安心的靠在了石碑上,换了一个舒服的姿势坐着。

  脚步声越来越近,他竖着耳朵去听,脚步声戛然而止。

  灯笼里映出的火光有一小半打在了他的脚上。

  来人在石碑前停住了——

  与他仅一碑之隔。

  林中有微风在此时拂过,拨开了被云雾遮挡了许久的霜月和星辰。竹林间洒满了银光,星月交辉,风清林朗。

  来人站在石碑前许久却没发出一丝一毫的声响,仿佛入定般。

  闻瑕迩心想也不知谁手底下的弟子竟如此无聊,对着一块无字碑都能观摩多时,难道还能看出什么花来不成?

  不过这人似乎并没有要离开的迹象,闻瑕迩百无聊赖的换了个姿势准备阖眼休息一会儿,竹林间又多出了一道急切的脚步声。

  竟是又来了一个人。

  那人的脚步声也同样在石碑的后方停驻,随后只听一个少年的声气道:“小师叔,师祖等候多时了。”

  片刻后,另一人轻声回应:“嗯。”

  这是个男子从鼻尖应出的音节,略有些低沉,淡淡的,听不出什么波澜。

  而闻瑕迩却因这声应答,睡意全散,僵直了身体。

  他猛地从碑后站了起来,回身看去,“君……”

  一阵疾风刮过,竹林间被吹的沙沙作响,所到之处落叶横飞,残叶遍地。

  霜色的月光倾泻如注,把周遭的景象映照的恍若白日。

  而在那石碑前,却早已空无一人。

  “听说了吗,就在昨夜缈音清君回山了……”

  大清早,一群外门弟子挤在屋檐下,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闻瑕迩撑着伞从大门外走来,头上沾着几片竹叶,绛色的衣袍上被划了几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