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九十三章 朝闻道,夕可死矣

道,在孔圣辉煌之时,麾下有七十二大亲传弟子,更是有三千再传弟子。

  故而论语这本书之中,那些孔子说的话,究竟是不是真的,其实这根本无从考证。

  而对于论语之中,孔圣说的那些名句,不同的读书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因为对论语的理解不同,所以对论语的注解,自然也是截然不同。

  就算是一本论语,同样的文字和语句,却发展出了三大学术流派。

  朝闻道,夕可死矣!

  这七个字,被后世公认为,乃是孔子在对弟子,讲解什么是“仁德”的道理。

  但叶秋的话,其实也没说错。

  难道“朝闻道”这三个字,就只是指代“仁义”之道?

  论语又不是孔圣亲自所写,你真能确定孔圣,他真要表达这个意思?

  而且孔圣说这句话之时,你能确定他当时,心中究竟如何想的?

  无人知晓!

  这是两千多年前的往事,后世读书人岂能知道?

  但叶秋,却知道!

  “夫子当年,曾经问道于道家老子,这才有了——朝闻道,心生夕可死矣的感慨。”

  “一两百年之后,孔圣继承者孟圣出现,老子也有了继承者庄子。”

  “庄子和孟子,而二人一动一静,一个出尘一个入世,人二人的确是两条平行线,彼此都没有交集,却点亮了那个时代的夜空。”

  “但我身为孔圣弟子,曾将孔圣之道,再传给了孟圣。”

  “至于庄子此人,我虽然接触不多,但我却曾经和老子论道……”

  往事如烟,一幕一幕!

  世人皆知,道家庄子当年,曾经写了一篇逍遥游,从而领悟大道,最终成就了圣人的境界。

  但在世人眼中,逍遥游中的鲲鹏,却只是一个传说,并非真实存在。

  然而历史的真相,难道真是这样……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