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贞观之风 夜不闭户

壮劳力整年耕种,就打这么点粮食,感觉30亩地,就够6—7个人吃的。

  老者笑道:“老夫老矣,所闻实多,在隋朝那会,苛捐杂税太多了,种出地来,除了交税赋,一家子稀粥也喝不上的,这要搁以前,像你今天来,我哪有这样白米饭给你吃?我自己都吃不上的。”

  老者很满足,絮絮叨叨:“百姓吃不上饭,越是这样,越是无力耕田,亩产越低,现在不同了,皇恩浩荡,税赋很低,我们爷几个都吃得饱,没有挨饿了。这要感激陛下的仁慈,天下百姓都能吃得饱,谁还闹事呢。有闹事的,我们都不答应,群起而攻之。”

  老者说出了一个铁的事实:百姓是无比期盼和平的,无端搅乱和平,民心不归。

  怀玉看着那小小的米粒,心想,是生产力太低下了,连种子都这么小,那能出多少稻谷呀,百姓能吃得饱饭就无比感激皇帝了。

  怀玉想,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都伴随着一次大灾荒,都跟粮食有关!

  所有朝代农民起义,都是因为闹饥荒,农民没吃没穿,而富人反而趁机发财,因此,为了生存,不得不造反,拿起刀枪,去杀去抢去夺去占领,就成了必然的选择了。

  饥荒,起义,王朝更替,几乎已经成了历史上的一条铁的规律。

  而现在,老者坐在这里侃侃而谈,虽然,他也只能吃饱饭而已,但是意义非同寻常,农民有的饭吃,谁还造反?

  说起来容易,并不容易,国外群狼环顾,国家要备战,军队要开粮饷,这都需要物资,然而生产力又是那样的低下,能在这样情况下,还坚持减轻农民负担的皇帝,不多。

  老者说道:“本朝皇帝,是有史以来最好的皇帝,他真正的为我们百姓着想啊,我们交完了租子,可可以吃着白白的米饭,吃得饱饱的,还有什么说的呢!我们天天祈祷,陛下能万岁,万万岁,这是大唐百姓之福。”

  老者说到皇帝,满眼放光,那种情感,是自然而然的流露,是发自内心的祝福。

  怀玉吃了饭,便要给钱,老者笑道:“不过一碗米饭,要什么钱呢,出门在外的,餐风露宿,颇多不易,若不嫌弃,便在这里住一晚,明日再赶路。”

  老者说完,便引怀玉到李世民画像前,鞠躬行礼,又重新换上一炷香,然后看着怀玉。

  怀玉也对着李世民的画像行了三个礼。

  老者笑道:“小郎君这是要去哪里?”

  怀玉道:“我我要投奔亲戚家,路过此地的。”

  老者点头:“好,可会下棋?”

  怀玉道:“会一点,献丑。”

  老者搬出棋盘,放在两人中间,怀玉看去,却见棋盘上,他那一方的“帅”字棋子,是固定的,拿来就那样,似乎就没动过。

  怀玉道:“老爹,可是用‘车’代替‘帅’字棋子么”

  老者盘膝坐下,说道:“你随意,棋盘如战场,我方的‘帅’字棋子,是不会动的了,你是我敌人,我可杀你的‘帅’字棋子。”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