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还是抄老王的吧

  写美女?

  叶老板眼神一动,文学少年的脑子里立马冒出大把写美人的诗,一个字,随便抄!

  什么: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所谓伊人,在水中央……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尔卓明月珰……

  这是早期的《诗经》和乐府,分分钟能背出上十首。

  汉末以后更多了,第一个绕不开的就是曹植的传世名篇:《洛神赋》。

  这哥们是三曹中文采最盛的一个,直接推动了后代五言诗的发展的水平,是建安时期文坛真正的集大成者。

  一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髣髴兮若轻云之遮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惊呆古今多少人!无数文人墨客拜服在其绝世文采之下。

  但叶天却不这么觉得。

  赋是好赋,不说千古第一吧,在写美的诗篇里至少top3。

  可总归有抄袭的嫌疑……因为这首赋的灵感不少都来自于先秦时超级美男宋玉的《神女赋》,化用了里面不少词汇。

  一般的文学爱好者可能觉得牛逼牛逼!

  但终究少了那么点原创性。

  很多人可能觉得宋玉就是帅而已,帅到让妹子们腿软,可殊不知,这家伙可是屈原之后最有名的辞赋家之一。

  除了《神女赋》,还有诸多名著传世,什么“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宋玉东墙”等典故也皆是由他而来,是真正的文坛第一美男。

  有鉴于此,曹植那首牛逼轰轰的《洛神赋》,多少要褪去几分光,他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再加上全文很长,又是限时一炷香创作,一下子搞出这么叼一篇传世佳作,还不得被那些翰林院学士怼死。

  他们可不会相信,一个年方二九的小毛孩子,在武艺高强的同时能做出如此佳赋。

  所以就不抄了。

  前面的《诗经》也不行,抄出来会被直接打死,因为这个世界在秦末之前,和古代中国完全一样,而《诗经》里的时,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别说文人,杀猪的张屠户都能背上几句……

  只能再往后数。

  “要不李白?”

  抛开这些牛逼闪闪的千古名篇,李老哥的清平词调,也是秦汉以后高挂在咏美诗巅峰的佳作。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或者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两篇都是后世耳熟能详的好诗,就是不太应景。

  加上第三篇,三首都是写的杨贵妃,场景又是宫廷。

  他一个山野小子,写自己在皇宫里陪皇帝老儿幽会?怎么看都别扭。

  甚至于,这应该是前面那些翰林学士做的事。

  要不还老苏吧,这哥们吟诗写词都叼得不行,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绝壁能碾压全程,读得桂冠。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千古名篇,一波带走!

  不过老抄他的,好像不太厚道……

  而且这里边写的是湖畔初相遇的浪漫故事,你丫都那么浪漫了,还来比武招亲?

  不怕人女主角知道了大耳刮子扇你?

  又否定了一片,脑海中一个个文人名字闪过。

  李煜,欧阳修,杜牧,温庭筠,柳永……

  相关诗词回忆一遍,都觉得不太妥当。

  要么故作高深,强装惆怅,不符合他本身的年纪。

  要么写得太风流……即便没想着成为江家女婿,拿出来也显得不合时宜。

  对了。

  最后灵光一闪,锁定在两个人身上。

  张先和王昌龄。

  前者是北宋著名词人,“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其人风流潇洒,是有名的恋爱达人、情场老饕,写的时很多都是诗酒风流,儿女情长。

  最有名的的大概是《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里面的名句“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人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因喜欢用“影”字,人送外号张三影。

  不过这是写景,叶天想的不是这首,而是《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这首词是完完全全的写妹子: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ems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