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天命

买得通殷氏皇族之人,而且,他也不信他们,所以,他只有自己过来偷听了。

  但在过来之前,他还是把内功心法又加强地练了一遍,没有殷天野的话,殷玄还不会如此小心,可有殷天野在,他就必须得小心一些了。

  那天晚上之后,殷玄天天去翻殷德的墙头,有时候殷德不在,书房空空,他就去殷天野的庭院,有时殷天野的庭院也没人,殷玄就不得不每个庭院的找,这殷德也真是个混蛋,换来换去显摆你明能耐呀!

  爬了五天墙,偷听了五天墙角,殷玄终于听出来他们在怎么密谋了。

  当然,这到底是真的计划还是故意让他偷听到的,还不确定。

  但是,不管是真还是假,他都得防备。

  第六天的时候,殷玄盘腿坐在练武场上,冲甘城招手。

  甘城连忙了兵器,走过去,抹了一把脸上的汗,问他:“大人有事吩咐?”

  殷玄说:“有事,有大事。”

  甘城笑问:“什么大事?”

  殷玄看他一眼,又往那一千九百九十九个练武的士兵们身上看了一眼,手撑地面,一下子弹跳起来,拍拍手掌,冲甘城说:“跟我来。”

  不一会儿,甘城又走回来,手上拿上厚塌塌的纸张,还有印泥,他朝那些士兵们招手:“过来,过来,都过来!”

  等人都过来了,他把纸一张张发给他们,并说:“签生死状,今日这大印一画押,你们就要跟着小太子干大事了,若有幸生还,那就是富贵加身,若不幸牺牲,那你们就当为国壮烈捐躯了,胆小怕事的,心有异想的,统统滚蛋。”

  甘城这话一说,就有人问要干什么大事。

  甘城不说,只让他先签生死状,签了生死状的人,那才是自己人,才有资格听到底是什么大事儿。

  很多人签了,也有很多人不签。

  而没有签的人,甘城就把他们都打发走了,只是,可惜的是,殷玄这人并不是善人,也不是良人,哪怕这些兵是他亲手带起来的,也是他花了很长时间培养起来的,可知道了今日之事,他们却不留下,还想走,哪可能呢?

  殷玄几乎眼睛都不眨,对想要离开的人实行灭口。

  但凡有可能挡他路者,但凡有可能出卖他,他都不会任其活在世上。

  上一回他的剑并没有见血,因为太后说了,不许伤人。

  可这一回,太后不管他,他只能按自己的方式来服自己的人。

  只斩了一个人,其余人便都吓的滚回去了,乖乖地签了生死令,从此哪里还敢有异心呀!

  而那一个死去的人,殷玄让甘城去处理,给予其家人丰厚的抚慰,所谓丰厚的抚慰,就是钱,而这些钱,全部由殷玄自己出,另外编好理由,就说是在练武比赛的时候,不慎中剑身亡。

  这个理由在以前容易让人起疑,可现在,没有人会起疑。

  因为太后曾领兵出征东锤之地,出征前,征调了一万士兵,交给几个年轻将领亲自训练,是死是伤,全凭自己本事。

  没本事的,死了也就死了。

  对于殷玄这一斩杀自己亲兵的行为,有些人是很心寒的,可心寒的时候又是胆寒心惊,这个时候有很多士兵不理解殷玄,可后来就理解了,当经历以后的种种,当随着这位年少的太子步步高升,他们才知道今天的选择多么的明智。

  殷玄一脸冷霜地站在那里,掏出手帕擦着剑上的血。

  等甘城将所有人画押的生死状拿过来,殷玄看了一眼,剑入鞘,接过那一塌子纸,装进袖兜,然后向他们传达作战计划。

  殷祖帝的尸体已放入了皇陵地墓,要举行拜祭大典,也是在皇家陵园。

  当皇宫传出由殷玄来主持这次拜祭大典的时候百姓们频频惊讶,可随着太后的旨令传出,知道这次大典不仅仅只是大典,而也是为了让殷玄经受考验,看是否是殷祖帝也选中的继承人后,百姓们又沸腾了,而沸腾之后就是无限期待呀!

  他们也很想知道,太后选中的下一代帝王,是不是当真是天命所选。

  这几天聂青婉很安静,殷玄忙的没时间过来陪她吃饭,她也不派人去传,朝堂上原本有聂公述坐镇,等聂公述走了之后,就是文武丞相以及各大武将坐镇,而文武丞相都出自聂府,聂府虽说位高权重,却并不是擅权,遇到大事皆会招群臣商议,偶尔也会请殷德来主持一下大局,但多数时候,很多奏折都会经由聂青婉之手,再返回金銮殿,而这段时间,聂青婉最关注的只有一个人的奏折,那便是夏谦。

  夏谦从荇郡和百川郡送过来的奏折,聂青婉必每本都读,且一字一句读的很认真。

  当看完今天夏谦所禀之事,知道荇郡和百川郡的百姓们皆已安心臣服,稍有一些闹事者也被夏谦化解了之后,聂青婉就将奏折合起来,让任吉拿下去。

  聂音给聂青婉奉了一杯茶,聂青婉端起来喝了。

  杯子搁下来的时候,她问聂音:“殷玄这几天在做什么?”

  聂音笑说:“不知道,但是看上去很忙。”

  聂青婉说:“他身上有一股锐气,这股锐气可破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