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主公,送我上战场(六)

亦没有被翻查的痕迹,且他隐藏的位置极其难觅,若非我们用事先约好的暗号一路小心查找,只怕也难找到他。”

  陈白起若有所思道:“所以他是怕楚国的人先一步找到他,才会在临死之前先将兵防图藏好,最后留下只有你们才看得懂的线索放在身上,让你们去找被他藏起来的兵防图。”

  而吴溪在听到陈白起讲到“只有你们才看得懂的线索”时,脸上划过一丝不自在,而澹季则直接脸皮一红,十分尴尬。

  因为他们虽然也是这样认为的,但可惜他们绞尽脑汁都没有将那份渝南兵防图给找出来。

  “这、这个树皮出自哪里,我们其实也找到了,其它几处根据内容指示也都找到了,只是……却始终找不出那画中究竟暗藏何种玄机。”澹季羞愧道。

  呃?

  其它几处是可以根据图中内容找出来的吗?陈白起茫然一瞬,便讪讪望天。

  她当初好像是直接靠系统标示的任务点来找的,跟他们比,这难度可是一下便降低了不止一点半点。

  陈白起见这事一时半会儿也谈不完,便让大家都坐下,一伙人围着火堆讲话。

  “为什么你说那个老细作留下的线索只有我们的人能够看懂,这其中是否有什么缘故?”吴溪捕捉到了她话中的深意。

  陈白起重新将之前描摹下的画帛取出铺阵开来,拿了根树枝来比划着,她道:“你们可以瞧一瞧这头吊晴白额大虫(老虎),是否与一般的大虫要更威武神拟些许?”

  “的确啊……”澹季咋呼道。

  吴溪则沉凝不语。

  “我听闻魏先王曾经做出过一件令魏人都自豪的往事,便是讲他曾深入莽林凭一人之力猎杀了一头成年的吊睛斑斓大虫,不知可否有此事?”陈白起问。

  吴溪闻言,诧异地看向陈白起,神思不属地回道:“确、确有此事,但这则故事自先王去世之后,新王继位后,在民间便越来越少人记得了,更鲜少有人提起过,若非我父曾无意间提过一两句,连我都不知道此事。”

  澹季一头雾水,显然是不知此事的。

  陈白起道:“哦,我兄长是师从樾麓书院,我倒是从他口中知悉各国一些传奇民野故事。”

  澹季本就觉得这小姑子言谈十分有方寸,认定她是受过名家指点,如今一听她还与樾麓书院有牵扯,便一下兴致勃勃起来:“原来你兄长竟是那闻名九州樾麓书院的学生啊,不知你兄长……”

  “好了,先谈正事。”吴溪皱眉道。

  澹季当即悻悻地瞄了一眼吴溪,抿了一下嘴,便将剩下的话吞了下去。

  当吴溪板下一张脸,澹季便不敢造次了。

  吴溪也没管他,只继续上一个话题道:“当初这个故事的内容我尤记得,先王是被那大虫伤了手臂,而那头白皮大虫则被一刀砍了脑袋,虽说与这图上的人与虎有相似之处,但先王并无断臂,而这里面的大虫也不曾被砍了脑袋。”

  陈白起笑了一下,她道:“我先前倒也有些想不通,可方才听了澹季所提到的一句话便又想通了。”

  “什么话?”澹季一脸茫然,他刚才讲过许多话,如今自己都记不清到底是哪一句有用的了。

  陈白起看着他道:“你讲那是一位潜入楚国十几年的老细作了,这些年来他一直便待在楚国,自是对魏国的民风生疏了许多,而当初这个故事流落至今早已生成两个版本,一个是真实的,而另一个却是加了润色与夸张的。”

  “哈?”澹季眨巴眼睛回望陈白起。

  陈白起道:“你想想,那大虫的脖子何其粗壮,岂是一般武者人力能一刀能够砍断的,况且当时的先魏王已年迈老态。”

  吴溪忽然明白了:“难不成这个老细作是知道真实版本,或者当初他还在魏,亲眼目睹过这一些,所以才画了这样一幅……这便难怪了,可你如何确定这人一定便是先魏王?”

  先老魏王离世时吴溪也不过才几岁,大人亦不会与他讲与一些前堂之事,他也不知道过世的老魏王之前力战大虫,究竟是断了手臂,还是手臂处有伤。

  “这人虽长得一副蛮横的匪样,但姿态雄伟,衣着得体,举刀向虎时不曾有半分畏惧,这非匪类能及的勇猛与威严便曾令我疑惑,待我不经意看到他腰间所佩之物便全然了悟。”

  腰间所佩?

  吴溪与澹季顺着她的话移向图中之人腰间所佩之物,细细一看,都大惊失色。

  是带钩。

  如意形的带钩,带钩首、尾、身琢龙首,钩尾龙首之上圆雕凤纹,钩身圆雕龙、虎纹且有浅浮雕饕餮纹。

  一般而言龙、凤纹、神兽此等都属于王家御用之物,若之前一切只是怀疑的话,那这个带钩便明晃晃地有点明的意思了。

  “但是就算知道这画中借鉴了先魏王杀虎的经历,可是这孩童、这妇人这小鸟呢,这其中又有什么关联?”

  陈白起分析道:“有时候看到的也并非一定就是真相,这里面的老魏王因一丝仁善而杀虎救人,也许他杀的也非虎,这些孩童、妇人与鸟或许所代表的意义也并非简单所见如此。”

  吴溪脑袋转得快,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