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陛下听到此处放心了些,蹲下来看着我,摸了摸我的脸,温和地说,“这次就算是他蛊惑了你,好好认错,得多受处罚。”

  我不愿意欺骗陛下,但更不愿意把错都推给违命侯,这并不是他的错,我说道:“违命侯并没有蛊惑奴婢,他虽然请求奴婢偷取龙鳞,但在奴婢拒绝后他就再也没提过。今天的事,都是奴婢自愿的。”

  “为什么?”陛下扣着我的脖子,冷冷地看着我,“朕还比不过一个违命侯?”

  “他远远比不过您,”我坚定地说着,迎上他刺骨的目光,“奴婢只是不想他在人世还有遗憾罢了。”

  “他就这么好?”陛下疾声问道。

  我静静地看着他,“陛下也知道的,他一向很好。”

  陛下突然就不说话了,同样静静地和我对望,他眼中的神色变换了多次,最后有些痛心地推了我一把,把我推坐在地上,甩袖出去了。

  后来听说皇后想把我许配给玄武门的守卫,被陛下拒绝了,最后我被打了三十大板,遣送到慈济寺当尼姑。

  慈济寺在京城南郊,专门安置那些皇帝死后却没有子嗣的妃嫔们。

  我还是新朝第一个被送来的,只我不是妃嫔,陛下还赐我带发修行,因此就有些另类。皇后派了人来看管慈济寺,限制我的出入。可我是从小在乡野里长大的野丫头,又陪着陛下东征西战那么久,我去过西凉,也随着陛下的军队辗转各处平定流贼。

  虽说不会武功,但翻墙爬树还是绰绰有余。

  我以前总觉得陪着陛下待在宫里就是最好的一生了,现在却想多看看红尘。

  我曾在原来的察事厅边上见到过一个人,他长得和违命侯很像,我想他应该是违命侯的亲人。

  或许是他两个失踪的弟弟其中之一。

  我看他穿着普通的布衣,请他喝了杯茶。

  他问我为什么要请他喝茶。

  我说,看你像个故人。

  他或许在哪里听过我的传言,喊出了我暮云的名字。

  我笑了笑,他又问我,我说的那个故人这几年的情况如何。

  “重疾缠身,君王猜忌,百官提防,宫人监视,或许不好吧。”我看着他和违命侯相似的脸,忍不住想起了那个雪天,我带着一帮宫人到幽芷宫里给他送东西。

  推开门的那一眼,雪花飘散在空中,他如同谪仙一般,同我打着招呼。

  “可是他最后有自己的侍卫和亲人陪伴,还解开了多年的心结,眼看着天下海晏河清,我想他不会不高兴的。”

  那人点点头,问我违命侯什么时候下葬。

  我告诉了他时间和送棺出城的路线,他说了声谢谢就走了。

  我才刚到慈济寺不到十天,陛下就把我叫了回去,不过这一次我被封为了昭仪,真正地成了后宫的一员,我原本是拒绝的。

  陛下知道我在慈济寺的行踪,问我是不是想经常出宫看看。

  我答是,他说当我做了妃嫔,也能经常出宫。

  毕竟我还要帮他做一些他不方便处理,或者需要私下联络的事情。

  他的要求我无法真正拒绝。

  皇后有了身孕,她一心想着孩子,没空管我,我也就落得了清闲。

  违命侯下葬之前,照例给他办了一场普通的葬礼,是在齐国的宗庙里办的,陛下对他也不至于太狠,亲自率领大臣在他灵前吊唁。

  陛下的哥哥晋王刘慧本应该穿着朝服,他却披麻戴孝,行的是臣子对国君的礼。

  陛下的脸色很不好看,谁也没想到皇兄晋王会给他难堪。

  有太监把晋王拉了起来,他满脸泪痕地哭着,恶狠狠地把违命侯痛骂了一阵,说他手段不够坚决,没能硬下心来杀掉乱臣贼子,优柔寡断,懦弱仁善,处处被人威胁。

  如果不是当着百官的面,陛下肯定要和晋王吵起来。

  他们兄弟虽然不常吵架,但关系也并不是太融洽,陛下说过,晋王一直很疼他,而今只是对他冷淡了些,他还是很尊敬兄长的。

  晋王数落了违命侯一通,又指着杨遇春破口大骂,这一次他就不再留情,直骂杨遇春二姓家奴,鼠首两端,居心反复,杀人如麻,无良媚主。

  杨遇春都受了,跪在那里一动不动。

  晋王骂完仰天长叹:“时不我与!”

  说完一头撞死在了违命侯的棺材上。

  又是一番兵荒马乱,杨遇春不肯耽误违命侯入土为安的时辰,带着人先行送棺椁出城,陛下留在都城处理晋王后事。

  “其实我早就知道兄长有死志。”陛下红着眼睛对我说,“我知道的,他一直忠君爱国,无法接受我和父亲……”

  我牵着他的手默默点头,领着他回宫换衣服,通知礼部准备晋王的葬礼。

  那天晚上我听说有人在违命侯路过骊水的时候,有人对着棺椁跳了桥,被淹死了。

&ems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