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p;这样就能避考生提前拜谒考官,由考官事先内定名次的事情发生。
事实上,考官内定已经是齐国的常态,许多读书人科考时都要先到京城来拜谒高官。
可想而知,最后除了才学样貌冠绝天下的少数人之外,其他中举上榜的考生大多来自于世家。
世家之所以能绵延多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把持着朝廷用人的话语权,在当地占据田地,自成一派。
杨佑不可能一上台就把所有的世家都消灭,为今之计只有缓缓图之,让寒门士子能够有更多机会登上朝堂。
陆善见之前同杨佑说过,他学一身本事,不是为了做国师,而是为了做诸葛亮那样的人。
没想到他还真有点本事。
杨佑把陆善见的折子放到明日上朝要议的那一堆。
瑞芳进来给他添了茶,犹豫着说,“陛下,睿王求见。”
“老六这么晚了来找我做什么?”杨佑揉了揉眼睛,“让他进来。”
杨休在门外站了一会才入内。
“什么事?”
杨休道:“安王欲吞金自杀,给救了回来,现在安王府都乱套了,武惠妃想让陛下去看一眼。”
杨佑皱眉,“我不是让你去老七通过气吗?他可以保命,为什么还要自杀?”
(
)
“谁知道呢,”杨休冷冷道,“害怕吧。”
(
)
杨佑有些累了,却还是强撑着去了趟安王府,和杨伦讲好了条件,只要他安安静静地生活在京城,除了没有王位不能在朝中当官之外,一切都和以前一样。
至于武家,杨佑表示自己爱莫能助,律法如何决断就该如何决断。
杨伦心如死灰,又担惊受怕,只恐杨佑怪罪到他头上,心里百转千回,虽然想竭力保全武家,奈何已成定局。
他小声地问道:“陛下,宜之他……”
杨佑握住杨伦的手,“他活着死了又有什么区别呢,忘了他吧。”
杨佑不久前就放走了武宜之,给了他一个新的身份,将武宜之从户籍上彻底抹去。
从此山高水远,再也没有武宜之这个人。
如何生死,都由他个人承担。
武惠妃枯坐着,没有流泪,也没有说话,平静地接受了结局。
她是外嫁妇,就算母家被抄也不被牵连。
武家几代谋划,甚至不惜姑侄共侍一夫,最后一切都变成了一场空梦。
(
)
她只是越发地觉得自己可怜。
一辈子都埋在了深宫里和皇帝斗、和皇帝的女人男人们斗,从没有一刻停歇过,斗来斗去,连自己都迷失其中,无法回头。
(
)
杨佑坐着步辇离开安王府,京城已经宵禁,唯有感恩寺的佛塔上亮着长明灯,一层一层,好像要延伸到天上一般。
那是供奉着杨氏王朝历代祖先长明灯的地方。
(
)
感恩寺……
杨佑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想法,为什么要把祖先放在皇宫之外的感恩寺供奉?宫里不是不能自己修佛塔。
更为奇怪的是,杨庭并不是第一个限制佛教的皇帝,在此之前有三位皇帝在位时都施行了限制佛教的举措,感恩寺似乎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依然完好无损地伫立在京师的核心地带。
就算是杨庭在位时,也没有动过感恩寺,最多是限制感恩寺的僧人外出。
(
)
要知道他在江南可是御笔钦点,查抄了几百所寺庙。
(
)
这不和常理,只是因为感恩寺一向低调,他关注的也多是朝政,这才没发现。
或许有什么东西是皇帝们代代相传的,杨庭死前没有告诉他。
感恩寺最初的建立者是玄海法师,生活在高祖贞化年间。
(
)
高祖在位期间,刚好韩王杨焰曾经谋反,后来被杀。
陆善见说他手上的墨玉是一位谋反的王爷留下的。
这几者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杨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