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切都昭示着这是一支可以与玄甲军比肩甚至还略胜于他们的军队。

  玄甲军多是骑兵,突厥人也没有城池关隘这一说,他们更擅长的是在平原上一往无前。

  攻城拔寨并不是他们拿手的事情,面对着高城深池,骑兵完全失去了机动性和攻击性。

  而杨佑三军则不一样,他们在西南干的就是搜刮土匪山贼的活儿,攻城拔寨那是常有的事情,还经常翻越天险关隘,可以说,杨佑能顺利攻下岐山,和他们的作战经历不无联系。

  杨仕为了攻下岐山,不停地派人出兵,一个月还没到,就折损了五六万人马。

  杨仕敢肯定,自己一走,西线马上就会面临崩溃,到时候就算拿了个骊都也没什么用处,还是得弃城逃走。

  他不想落得和杨倜一样的下场。

  可是也不能再拖了,迟则生变,杨佑可以南下汉中取道成都补给,他却必须要取食京畿道,若是将民众逼反,杨仕自己也没有好果子吃,必须要快速解决岐山的难题。

  问题就在于杨佑只守城,根本不出来打仗,他好像存心要把杨仕拖死在这里。

  难道这人连骊都要被狄飞打下来也不管吗?

  杨仕越想越觉得杨佑可怕,谁都盯着都城,好像都城落入手中就能当上皇帝一样,可是杨佑盯着的,是人。

  只要把在他前面的人干掉,皇位自然就会落到他手上。

  若杨佑连杨仕都打得过,狄飞不过也就是一盘下酒菜罢了。

  必须引他出来。

  “王爷,广武王又送女人衣服上来了。”杨遇春手里提着杨仕的使者进了军帐。

  杨佑看了一眼,这次不仅送了女人衣服,还送的是妓女的衣服,顺带书信一封,上面直白地骂杨佑是妓女生的小杂种,还说他不是皇帝的儿子,而是丽妃在外面和别人生的野种。

  杨佑并不嗔怒,在宫里比这话还难听的东西他都忍得下来,不过是拿他母亲说事,杨仕狗急跳墙也只会这一招。

  “这都是第三次了。”廖襄把使者暴揍一顿赶下了山,“王爷你忍得了,我可忍不了。”

  “他不就是想让我出战吗?”杨佑看着舆图笑道,“我出兵就是了。不过还要等一会,等狄飞将军的好消息。”

  七月初七,中元节,鬼门开。

  人们倒是没见着从冥府前来的鬼,那打仗死的士兵魂魄倒是进去了不少。

  狄飞和姚隽死磕了月余,终于攻下了骊都,姚隽连夜带兵西逃。

  骊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三易其主。

  狄飞还算有些庆幸,没有当即奉皇子登基,而是借皇帝之名下诏,要求杨佑即刻出兵征讨反贼。

  杨佑没有接旨,而是拿出了那一封密旨,说勤王是父皇亲自给他下的旨意,不需要狄将军置喙,他也会让杨仕伏诛。

  狄飞碰了一鼻子灰便不再管他,只缩在京城内,也不出兵打杨仕,更没有什么举措支持杨佑。

  他也在等,等杨佑和杨仕打得两败俱伤,然后坐渔翁之利。

  杨佑看透了这些人,不由得冷笑连连。

  广武王杨仕的兵马全部都集中在了渭州平原,岐山脚下,不能向东退却,便只能从西边走,岐山又久攻不下,只能冒险绕道北上奉天,绕过岐山后再回西北。

  可惜杨佑没有给他机会。

  一探听到玄甲军的动静,杨佑便立刻派兵下山,一路从后面追赶,一路在北面拦截,重重歼灭之下,杨仕才走到武川便被围困起来。

  满怀豪情的挥兵南下,到如今的困兽,杨仕不过风光了几个月的时间。

  杨佑也跟着大军到了武川。

  夜风中传来浓重的鲜血气息,路边的白草变成了暗红色。

  刀兵乃不详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杨佑蓦地想到了这句话,纠结地叹了口气。

  “功业将成,王爷怎么越发唉声叹气?”刘恒巡营完毕,过来和他闲聊。

  他身上带着血腥味,战甲有很多地方还没洗净,残留着暗红的血迹。

  这小子打仗是冲得最快的,杀人如砍菜切瓜一般。

  杨佑笑了笑,“不过是想到了死去的士兵,苍苍蒸民,谁无父母兄弟?生也何恩,杀之何咎?”

  “话可不是这样说,”刘恒从怀中拿出布来,从一个小瓶子里倒出茶油来擦拭刀锋,“兵为将死,自古有之。既然受了粮饷,就得好好打仗,不然凭什么让人供养他们?死在战场上,那也是死得其所。”

  他倒是和刘武想得差不多,杨佑摸着他的头,“你是不是要满十五了?等打胜了仗,有没有想过自己要当什么官?”

  “我可不想当官,”刘恒刀,“我就想打仗,大丈夫当立不世之功,留千古之名。”

  杨佑拍了拍他的肩,“好,那我以后就让你当将军。”

  两人正在说话时,有士兵来报,杨仕带着一千人趁着夜色开始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