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祸乱宫中

  东吴方面,陆逊取得石亭大捷,战果空前,斩擒魏军一万余人,缴获牛马骡驴车乘万辆,军资器械无数,最重要的是重创了魏军淮南沿线军事力量,其战略意义直追赤壁之战、夷亭之战。

  当日,孙权兴致极高,于皖县为参与石亭大战的全体将士大摆庆功宴,宴上更是对诸将论功行赏,大加赞誉。

  宴至半酣,孙权正执着陆逊的手与众将士共欢,忽孙权亲卫自外急匆匆步入殿内,在孙权耳畔耳语了几句。孙权闻言,面色微变,旋又很快回复满脸笑意。

  一旁陆逊看得真切,询问似地看着孙权道:

  “大王若有要事,可先行离席,逊自会代大王与诸将共饮。”

  孙权摇了摇头,伏在陆逊耳边耳语了一句,陆逊面色骤变:

  “什么?”

  孙权显然没有想到陆逊竟会如此紧张,颇为诧异地看着他。陆逊意识到自己失态,忙道:

  “那大王准备什么时候回去?”

  “明日便走。”

  “那逊同大王一起走。”

  孙权虽诧异于陆逊的表情,却自然没有拒绝他的理由,当即允诺。

  洛阳,贾逵抵达洛阳的时候,曹真已经离开了洛阳,他听说石亭之战曹魏损失惨重,料想朝廷上又是一番风云,各方势力借机相互倾轧,他可不想淌这淌浑水。汇报完关中事宜,便迫不急待地走了。

  贾逵刚抵达洛阳,便被明帝召进宫中。贾逵不用想也知道是因为曹休的奏章,心中忿忿。

  大魏,到底是曹魏,始终是曹家宗室子弟的天下,想想便觉寒心。贾逵乘车撵入宫,直奔明帝的御书房。一路上,贾逵都有些心绪不宁,始终集中不了神。

  贾逵步入御书房,远远便见明帝正在灯下批阅奏折,忙欲施礼,却见明帝抬手阻道:

  “梁道鞍马劳顿,就不必多礼了。”

  说罢,提高声调道:

  “赐座。”

  贾逵一愣,明帝这态度不像是来问责的,不由一头雾水。他性情耿直,本已想好了应对,甚至还想借机强谏,见明帝这态度,反而有些拘谨。

  有人搬了把椅子过来,贾逵便自坐了下来。

  不多时,明帝长身而起,自案前踱步而出,贾逵忙跟着站起身来。

  明帝摆了摆手:

  “梁道不必多礼!石亭之战,错不在你!”

  贾逵闻言,诧异地看着明帝略显稚嫩的面颊,但他不知道为什么,面对这个弱冠之年的少年英主,竟有些鼻子发酸。

  明帝拍了拍他肩:

  “都是为朝廷做事,朕知你生性耿直,你不必多想,回去好好休息吧。”

  贾逵闻言险些泪奔,想不到明帝这么晚召自己入宫,竟只是为了安自己之心,不由大为感激道:

  “微臣谢陛下信任!”

  贾逵心中压着的一颗石头终于落地了,出了御书房,心情大为畅快,在太监的陪同下向宫外行去。

  行至未央宫前的时候,贾逵不由驻足深深望了眼未央宫。

  一旁太监见贾逵止步不前望着未央宫,面上不悦道:

  “贾大人,深夜至此,您驻足不前可是有失体统。”

  贾逵看了看,点了点头道:

  “公公,这未央宫中住的可是圣上新立的毛皇后?”

  那太监见自己说了贾逵跟没说一样,反还问起了毛皇后,大为不悦,没好气道:

  “未央宫中住的是正宫娘娘!”

  贾逵盯着未央宫又看了看,旁人看不出来,他降妖卫道岂能看不出这深宫之中的妖气所在?

  “贾大人,你还出不出宫了?不是想在宫中留宿吧?”

  那太监急唤道,语气中带着不悦。

  “何人在宫外喧哗?”

  一声女声自未央宫中传出,随即一个宫女自宫中昂首挺胸走了出来。

  太监面色大变,忙道:

  “瓶儿,是老臣啊!”

  被唤作瓶儿的宫女看了眼太监,拿眼瞟了瞟贾逵:

  “这位大人是……”

  贾逵躬身道:

  “在下豫州刺史贾逵!”

  却听宫内传来一声清音:

  “原来是贾大人!”

  这一声清音中透着一股极为慵懒媚人的声调,听得身旁的太监眼神迷离。

  贾逵面色铁青轻咳一声,那太监才自缓过神来,急拜道:

  “微臣叩见娘娘!”

  贾逵虽不情愿,却也只能施礼道:

  “下官参见娘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