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再拜蜀山

  原来,此女便是当年与诸葛亮在蜀山有过一面之缘的王娟娟。

  诸葛亮走到近前,轻呼一声:

  “姑娘,好久不见了。”

  王娟娟一阵恍惚才清醒过来,半晌才觉失态,面色羞红道:

  “想不到竟在这里遇到道长了。”

  诸葛亮微微一笑,又恢复了往日风雅之色,点头道:

  “经年未见,姑娘越发近了。”

  王娟娟顿觉耳根发烫,低声道:

  “道长过誉!”

  诸葛亮见王娟娟额上细汗隐见,显然修炼了一会了,此时初阳尚未显现,看来这姑娘也真是努力的很了。

  “姑娘数年来都是这般勤奋练功的吗?”

  诸葛亮递过一块方帕。

  王娟娟接过方帕,擦了擦脸上的细汗,腼腆地点了点头,忽然想起什么道:

  “道长怎会出现在这里?”

  诸葛亮讪讪一笑:

  “贵派的法阵着实了得,亮确是疏忽了。若非姑娘,只怕亮要困死贵派的法阵中了。”

  王娟娟闻言大觉自豪,抿嘴笑笑:

  “此阵乃我派祖师所创,名为两仪微尘大阵。好在你入的是生门,只会困你,若是自其他几门而入,只怕还会有性命之忧哩。”

  诸葛亮点了点头,心里却颇为不屑,这人间能伤得了自己的只怕还真没什么,不过自己断然不会与这姑娘说这些。

  诸葛亮在此已耽搁太久,不禁直奔主题道:

  “不知贵派祖师现可在蜀山?”

  王娟娟奇怪道:

  “你也是来找祖师的?”

  诸葛亮点点头,不答反问道:

  “最近来找你们祖师的人很多吗?”

  王娟娟摇头笑道:

  “倒也不是很多,只是前些日子确实有位西蜀的道长来过蜀山。”

  诸葛亮闻言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面上却无甚表情,轻描淡写道:

  “哦,贫道也是西蜀的,不知姑娘说的是哪位道长?”

  王娟娟认真答道:

  “这我得要问一下师妹了,是我师妹接待的他。不过,前些日子那位道长甚是了得,从幻门而入竟生生出了法阵。”

  说话间,自流露出对那位道长的赞誉之色。

  听了这话,诸葛亮眉目间蒙了一层阴影,他毕竟是见识过这两仪微尘大阵的人,如何不知道厉害?若是蜀山自己的人也就罢,但其他门派的门人那可就确实不得了了,而这姑娘口中的道长显然是后者。西蜀竟然有人可以不伤分毫地闯过了这法阵,道法深至此,自己久居西蜀竟不知有这等高人,此人如此不显山露水究竟意欲何为?

  此时钟声响起,暮鼓晨钟把这山间雾气都打散了,人也为之一震,清爽了不少。

  诸葛亮心中却是更急,眼看天已放亮,自己已耽搁了太久,当即急道:

  “还请姑娘帮忙打听一下,若是同僚曾经来过,亮实不宜再去讨饶贵派祖师了。”

  王娟娟点了点头,爽快地答应了,又道:

  “娥眉峰此时应该无人,道长可随我去那里歇息片刻。”

  诸葛亮忙作礼感激道:

  “如此甚好。”

  王娟娟与诸葛亮一前一后转到峰上,眼前却闪过一位白发长者的背影,巍峨如泰岳一般,让人望而生畏。

  王娟娟玉手将小嘴轻轻一掩,显然吃惊不小,生怕方才的话被这老人听到,正欲回身之际,却与诸葛亮碰个正着。

  王娟娟拿眼神示意诸葛亮快走,不想后面声音已传了过来:

  “既然来了,又何必要藏头露尾?”

  说话间已转过身来,正是蜀山剑派祖师郑隐。郑隐双目如炬,脸上却透着几分平静。

  王娟娟只好回过身来毕恭毕敬地打了个礼,这一躬身之际正好把身体遮住的诸葛亮显露了出来。

  见到诸葛亮,郑隐眉头微皱,淡淡道:

  “原来是诸葛师兄。”

  诸葛亮微微一笑,从王娟娟身后走了出来:

  “郑师弟果然好雅兴,这么早就在这蛾眉峰赏景。”

  说话间,郑隐已示意王娟娟退下,诸葛亮与王娟娟点了点头,后者会意,默默退了下去。

  诸葛亮信步朝郑隐走了过去,正望见峰前一棵老松,孤单单的立在峰头,不由伫足感慨道:

  “人站到一定高度,总会有些高处不胜寒,如今为兄身处朝局风口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师弟却偏居蜀山,分外逍遥啊!”

  郑隐冷笑一声,淡淡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