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章会猎江夏

  鲁肃与诸葛亮下了船,走至岸边,鲁肃心道:其他朝臣皆为教派之争,但孙权却实惧曹操实力,我还得嘱托孔明一声。想至此处,执诸葛亮手道:

  “孔明切记,若见了孙将军,切不可言曹操兵多将广。”

  诸葛亮闻言奇道:

  “莫非子敬怕孙将军畏惧曹操势大……”

  鲁肃笑着摇了摇头,诸葛亮转而一笑道:

  “子敬无须叮嘱,亮自有应答。”

  鲁肃闻言点了点头,与诸葛亮并肩踏上岸,一行人入了柴桑郡,但见街头人头攒动,商贾繁荣,好一副歌舞升平。诸葛亮不由得连连赞叹孙权治理有方,鲁肃闻言笑道:

  “孔明既知孙将军治理有方,何不辅佐孙将军?”

  诸葛亮闻言道:

  “亮无此厚福!”

  鲁肃摇头一笑,一一向诸葛亮介绍江东的风土人情。不多时,一行人便来到馆驿,鲁肃把诸葛亮安顿在馆驿,自己则风尘扑扑去见吴主孙权。

  却说鲁肃方至殿前,便听殿上争论不休:

  “是!”

  “……才有一线生机!”

  “东吴尺寸之地怎能抵得住?”

  只见殿上乱作一团,孙权坐在殿上,一手支着下巴,一手拿着一卷轴,两眼无神无可奈何地看着殿上群臣你一言我一语,争论的喋喋不休。

  正此时,一个侍官快步来到孙权身旁耳语了几句,孙权眼前一亮道:

  “速召子敬入见!”

  殿上众臣闻得此言才停止了争辩,不多时,便看到鲁肃身着长衫缓步走上殿来,孙权出了书案迎下殿道:

  “子敬一路辛苦了!”

  鲁肃施礼道:

  “主公言重了!”

  孙权笑道:

  “此番去荆襄打探虚实如何?”

  鲁肃见群臣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不由道:

  “基本打探清楚,详情容后禀报。”

  孙权点了点头道:

  “好!子敬回来的正好,你先看看这个。”

  说罢,将手中的卷轴递给了鲁肃。鲁肃接过来卷轴一看不由大惊,原来卷上所书正是曹操邀其会猎的檄文。

  原来曹操中了荀攸的缓兵之计(荀攸眼见江东上空一片佛光,料想东吴定不肯降,故而出此计),下了江陵后,便发檄文至江东。

  檄文上所书大致为曹操以献帝之名讨伐贼寇,刘琮望风而降,现在自己领兵百万,上将千员等等一些场面话。

  之后,要与孙权会猎江夏一同讨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盟好。

  孙权见鲁肃这般在一旁道:

  “曹丞相昨日谴使赍文,孤正与诸位商议,直至此时仍未出结论。”

  鲁肃抬头盯着孙权道:

  “敢问主公何意?”

  众臣闻言无不看向孙权,他们口干舌噪辩论了一早上,基本是降声一片。

  但孙权始终没有表态,此时鲁肃一针见血说到正题自然惹人关注。

  孙权良久方道:

  “孤,尚为想好。”

  众臣闻言无不泄气,又交头结耳议论起来。鲁肃却点了点头。其实孙权的想法再明显不过了,就是不想降。要不让大家还在这儿辩什么呢?要是对了心思,不是早出结果了吗?

  正此时,江东文臣之首张昭出列道:

  “主公!曹操拥兵百万,奉天子召征伐四方,名正言顺。目下,荆襄已降,曹操又得数万水军锐!我军所凭,无非是长江天险,如今优势尽失,势不可敌。以愚臣之见,不如……与曹操会猎江夏共破刘备!”

  张昭这一番话真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登时殿上如炸了锅一般,众臣纷纷表态:

  “子布所言甚是!”

  “子布之言上和天意,下顺民心!”……

  孙权不由怔怔地看着群臣慷慨激昂的神色,若非他听得懂人话,还以为这些人是要决心与曹操死战呢,不由得痴痴地看着群臣。

  张昭见孙权仍不表态,上前一步道:

  “主公不必生疑!若与曹丞相会猎江夏,则东吴百姓安康,江南六郡可保,主公更是永享富贵!何不顺应天命?”

  孙权被张昭气势所摄不由得一窒,若不是坐在椅子上恐怕就要倒退两步了。孙权怔怔地看着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长者,良久不语。

  众臣都盯着孙权,一时间无人言语,殿上气息骤变。

  良久,孙权方道:

  “更衣!”

  说罢也不管众臣,转身大踏步走出大殿。

&ems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