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最原始的交易(求月票!)

有老有少。

  有人背着东西,有人用头顶着东西。

  还有一个三四岁的小孩,怀里抱着一块石头,跟在大人身后艰难的走着。

  当然也有生活条件相对比较好的,赶着驴车。

  牵着骆驼,骆驼身上托着物品看形状应该是石头之类的东西。

  在这地方,有一匹骆驼,估计是很富有的人家了。

  果然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在食物和水的诱惑下,阿吉及利亚人,全家老小齐上阵,打起了人海战术。

  “去把所有在家的翻译都叫过来,让材料采购处的人也准备好!”余庆阳对身边的人吩咐道。

  不管他们运来的是什么东西,肯定是来换食物和水的。

  余庆阳心里暗自庆幸,多亏今天中午刚刚送来五车水。

  不然还真应付不下来。

  看来,明天还需要继续往这里送水。

  翻译和采购部的人一块来到将来作为生产基地的空地上。

  从国内来的工人师傅们帮忙把粮食抬到空地上。

  余庆阳直接让人开了一辆水车过去备着。

  这边刚准备好,阿吉及利亚人就赶到了。

  在指引下,来到生产基地的空地上。

  “排好队,一个一个来,我们有充足的食物和水,也需要非常多,非常多的石头木材和沙子!

  请不要拥挤!排好队!”翻译小李大声喊着,维持着秩序。

  余庆阳站在旁边,看着小李声嘶力竭的叫喊,心道该给他配个废品用的小喇叭。

  其他翻译也在喊话维持秩序。

  “大家都排好队,一个一个来!什么时候排好队,什么时候开始交易!”

  几个明显是领头的老人,也在帮忙维持着秩序。

  说是领头的,是通过衣着看出来的,这么多人里面,只有这几位穿着长袍,带着头巾。

  明显和其他人不一样。

  很快所有的阿吉及利亚安静下来,排好队静静等着交换。

  也是他们实在没有力气了,抱着几十斤的石头,赶了这么远的路。

  站都站不住了,那还有力闹腾。

  队伍排好了,问题又出来了,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抱着,或者背着一块石头过来的。

  一个人力气再大,能背多少?

  别说一方,一寸都不到。

  还有,这些阿吉及利亚人根本就不识字,不懂一方是多少。

  只知道石头能换粮食和水。

  余庆阳没有说话,就站在旁边看着采购处的处长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只见采购处处长陈翔叫过一个采购员,对他嘀咕了几句,采购员跑回营地。

  不一会抱着一摞不锈钢碗和几个空矿泉水瓶子跑回来。

  跟在他身后还有一辆挖掘机。

  余庆阳好奇的看着。

  只见陈翔先把十个碗里装满面粉,接着又把十个矿泉水瓶子装满水。

  “把这个东西装满,可以换这些粮食和这些水!”翻译小李大声的对阿吉及利亚人喊道。

  人才啊!

  余庆阳忍不住笑了起来。

  十个不锈钢碗能装大约十斤面粉。

  阿吉及利亚就产面粉,所以价格并不高,一斤面粉不过五六毛钱。

  按六毛钱算,十斤就是六块。

  一个矿泉水瓶能装五百毫升水,一方水运到这里差不多要八十块钱。

  一方水等于一千升,能装两千瓶这样的矿泉水瓶。

  一瓶水等于四分钱。

  十瓶等于四毛钱。

  六块加四毛,六块四,折算成迪拉姆,虽然不到一千,也差不多少了。

  而挖掘机的斗是一方三寸的斗。

  因为石头有缝隙,折算起来,一方三寸折算成一方,也合适。

  算起来大家都不吃亏。

  这里就不得不说人多力量大。

  虽然一个人能抱过来的石头小,可是挨不住人多。

  阿吉及利亚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

  一家有个七八口人很正常。

  多的甚至能有十几二十口人

  现在的交换,改成以家庭为单位,一家人上前把石头放进挖掘机斗里。

  陈翔按照装满的程度,决定给他们多少粮食和水。

&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