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两

  陈郡过了梅雨季基本进了七月天。

  济灾堂落成后灾民有了住处,曹庞还是个能算的,拨下来的赈灾款到最后还能剩下一大半来解决灾民温饱。

  邵尘见用不着他们在这,就整顿去了终南山。

  沿途尽是弯弯绕绕的险峻山路,又是四天光景,沈尽欢发誓再有这种差事,宁可骑马独行也不要坐马车,太遭罪了!

  进了大兴城,她就迫不及待坐到马车前舒展筋骨。

  阿肃笑看了她一眼:“主子受不了长途跋涉,为何还要来?”

  沈尽欢知道他什么意思,下巴一抬:“后边儿那位是顶重要的,他就是咱们的‘祖宗’。”

  “少令此言差矣,怎么就成了我的错,分明之前你也很想来啊。”邵尘骑着马悠哉悠哉晃到她身旁。

  沈尽欢吓了一跳,很快别过头道:“我可没说是你的错。”

  邵尘瞧她这副赌气模样,轻轻一笑,“到了街市可稍作休息,等李家来接应。”

  在陈郡时,上报朝廷和传信给将军府都是邵尘亲为之。沈尽欢想起来的时候,他早已安排妥当。

  在外人眼里邵尘是辅臣,这些都是他应该做的,沈尽欢嘴上是嫌弃着,心里却很舒坦。

  对大兴城,她只记得和李云渊在终南山看的漫天繁星——这是她对这座城最大的印象。

  刚进城门,满街的熙攘就将众人看花了眼。

  “大兴城素有小帝京之称,真是名不虚传。”之彤道。

  马车在一条空巷旁停住,为了不引起注意,所有禁军都换上了便服,伪装成高门家仆的模样跟在沈尽欢和邵尘身后。

  好在大兴城内异国外域的面孔大有人在,街市上的百姓基本没有注意到他们,对外来远客全是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

  “今天什么日子?”沈尽欢问道。

  之彤以为她是问为何城内这般热闹,故而回道:“今日是七月初二,南边儿庙会的第三天。”

  七月初二,沈尽欢想起七月初三是慕轻寒的生辰。

  这回是赶巧了,也不知她是回了帝京还是还在这里。沈尽欢沉思想着。

  去外祖父祖母那儿拜访也定不能空着手去。沈尽欢左顾右盼四周的店面,想着买什么。

  邵尘温声道:“转转吧。”

  沈尽欢顺从地跟上去。

  “大人来过大兴城吗?”

  邵尘背着手走在她身侧警惕地注意着周围道:“很久以前来过,已经不记得了。”

  沈尽欢故意道:“大人阅历丰富,怕是谦虚不想说吧。”

  邵尘笑着,有意顺着她的气:“是啊,沈大人英明。”

  沈尽欢算是知道了,一旦这位主子发起难来,两个人势必能吵翻天,但要是邵尘和和气气的,任凭她再怎么发起进攻也都是打在棉花上。

  被拿捏住的感觉真不好受。

  她素来不喜欢逛簪花首饰一类的东西,因着心里挂念着慕轻寒,脚就不自觉的往店面走。

  慕轻寒虽然爱耍刀弄枪,但女孩子喜欢的这些琐碎东西她也很喜欢,让沈尽欢觉得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

  邵尘怕被店主误会,故意放慢步子跟在后面。余光看见她盯着一座翡翠松鹤的雕件又拿起一对鸡血藤的镯子举棋不定,便凑上前去观望。

  “喜欢就都拿着。”邵尘淡淡道。

  沈尽欢瞥了他一眼,低声道:“你出钱呀?”

  邵尘给了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浅笑不语。

  女店主站在柜台后打量了二人一眼,见二人衣着布料都是上品,瞬间眉开眼笑:“二位好眼力,我家的首饰是大兴城最好的,保准找不到第二件。”

  这样的说辞沈尽欢凡是买东西就常听见,向来不往耳朵里进,但这家店主说的她却深信不疑。

  就她看的那两件东西,论成色和花样都是手工磨出来的。

  那对鸡血藤镯更是少有的全阴藤。

  鸡血藤分阴阳藤,全阴藤极其稀有所以价格必然不菲。

  一根藤能不能成极品,取决于藤本身的颜色,一般原有颜色越深越容易养,所以她手中少见的黑藤镯可想而知有多金贵。

  比较店内其他的宝贝还真都没有这件能出面。

  店主笑盈盈地上前道:“姑娘真是好眼力,这对黑藤镯可不多见,是我这儿的镇店之宝,多少人来来去去都没您有缘分。”

  “是吗?”沈尽欢狐疑道,莫不是大兴城识货的人太少了?

  “是呀,前不久有位军爷相中了,但是迟迟狠不下心就是没缘分。”店主笑道。

  “什么价?”邵尘问道。

  店主一下笑眯了眼,张开手比划了个数:“这藤镯做定情信物再好不过,血藤能辟邪保平安,这成对的呀有好事成双之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