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阴府赴宴

  邓晨在旁哈哈大笑,说道:“阿秀,老六不是个会装假的人,既然老六愿意送你,你就下吧!”

  刘秀对老六制造的这副袖箭,真是打心眼里喜欢,他略微沉默片刻,再次向老六深施一礼,说道:“如此,恭敬不如从命,秀便厚颜下了。”

  老六闻言,这才喜笑颜开,亲自把这副袖箭戴在刘秀的手腕上,并向他讲解开启机关的技巧。

  这套袖箭操起来没什么难度,很容易上手,在老六的指导下,刘秀很快就能应用自如。

  用老六的话讲,这套弩箭并非完美无缺,它最大的弱点,不是连弩,无法做到连续发射,每射出一箭之后,都得重新装箭,才能再次发射。

  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连弩,只不过当时的连弩体积都比较大,单兵根本拿不动,需要多人操作才行。

  而老六能把弩机造得如此小型化,可以佩戴在人的手腕上,其制造手艺之湛,锻造工艺之高超,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巧夺天工了。

  刘秀一边把玩着手腕上的袖箭,一边问道:“老六,若要打造出五千支矛头,你都需要什么?”

  老六面色一正,说道:“还需再建造九座熔炉。”

  “这没问题。”邓晨接话道:“这笔钱由我来出。”

  “还需三十到五十名有经验的工匠。”

  邓晨琢磨了片刻,点点头,说道:“好,这些工匠,由我来找。不过我无法一下子全部找齐,需要慢慢挑选合适的人。”

  老六继续说道:“我还需要两百以上的劳力。”

  见刘秀、邓晨等人都露出不解之色,老六解释道:“要锻造五千支矛头,需要大量的木材,好在附近就有山林,木源不成问题,关键是需要一大批能伐木的劳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熔炉可以不间断的熔炼。”

  让邓晨一下子找到二百名以上能信得过的劳力,也是挺困难的一件事。正在邓晨发愁的时候,刘秀接话道:“这件事,我来解决。”

  “阿秀?”

  “我手里没人,但我大哥的手里有很多弟兄。我可以给大哥写封书信,让大哥挑选两百壮,派到新野这边来。”

  听闻他的话,邓晨眼睛顿是一亮,抚掌而笑,连声说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很快,他们便把锻造兵器的事情敲定下来。临走之前,老六还特意送了他们几件兵器。

  刘秀和邓晨都有不错的佩剑,老六送给邓禹、严光、朱祐、龙渊每人一把佩剑,其锋刃的锐利程度,都与邓晨的佩剑不相上下。

  而盖延善于用刀,老六特意送给他一把环首刀。

  只是这把环首刀并非正规的环首刀,刀身更宽、更长,分量也更重,通体青黑色,锋利异常。盖延到此刀后十分兴奋,爱不释手,向老六连声道谢。

  他们这一趟算是都没有白来,皆到一份不错的礼物。离开老六的铁匠铺,回到城内,刘秀立刻给大哥刘縯写去一封书信,将新野这边的情况说明。

  邓晨派出心腹手下,将刘秀的书信连夜送到舂陵,当晚,这封书信便成功送到了刘縯的手里。

  看罢刘秀的这封书信,刘縯可谓是喜出望外,当场便连赞了三声好,忍不住仰天长叹道:“阿秀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啊!”

  这段时间,刘縯招的人越来越多,很快他便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己方手中没有武器。

  真到了起事那一天,他总不能带着一群手持棍棒、锄头、镰刀的弟兄去和官兵打仗吧。

  可若是大规模的购武器,一是自己手里没有那么多的钱财,二是太招摇过市了,谋反之意昭然若揭。

  但若自己去造,既没有私造武器的地方,也没有私造武器的人选。

  刘縯正为此事发愁的时候,恰好到了刘秀的这封书信,当真称得上是一场及时雨,正好解决了刘縯当前最为头痛的问题。刘縯没有多做考虑,立刻找来亲信刘嘉、张平和朱云,将刘秀给自己的书信让他三人过目。

  刘嘉字孝孙,是刘縯、刘秀的族兄。他身世比较凄惨,父母早亡,是刘縯刘秀的父亲救济他,把他拉扯大,还资助过他去长安上学。刘嘉与刘縯的关系非常亲密,虽是族兄弟,但和亲兄弟差不多,毕竟他二人年纪相仿,在一起相处的时间更长。

  后来刘嘉去了平林,并在平林成家立业,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过得很不错。

  刘縯在舂陵决定起事反莽后,立刻便想到了刘嘉这位手足兄弟。

  他给刘嘉写去一封书信,内容很简单,只寥寥数句话,先是说明他欲起兵反莽,而后问刘嘉愿不愿来舂陵助他一臂之力。

  看到刘縯的书信后,刘嘉根本没有回信,当即便变卖家产,带着妻儿直接来到舂陵,毅然决然的加入到刘縯的阵营当中。

  什么是兄弟,这就是兄弟,只需一句话,无论是上刀山还是下火海,我都跟着你一起干,不问为什么,也不问成败于否,就是跟着你一起干。

  刘嘉、张平和朱云看罢刘秀的书信,三人同是大喜。朱云抚掌大笑道:“将军,这次阿秀可是立了大功了啊!”

  张平亦是连连点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