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夫人逆推红楼梦_分节阅读_26

着,好歹的帮他谋个职务,也好有个进项,得他们拖累你们。”

  带上他才是拖累,邢薇心里吐槽,嘴上却不会这么说,只道;“我们爷走了,偌大个荣国府没有个当家主事的男人也不行。”

  老太太眼睛一亮,是啊,贾赦走了,贾政可不就是可以出来了?

  于是也不再言语让贾赦帮着贾政谋职务了。

  邢薇才不担心贾政如今会不会被放出来惹祸,就他现在那样,所有的斗志几乎都被女人磨平,贾政如今那里还有做官的心,尤其还是老太太提议跟着贾赦,他心里的死对头,——他托韩氏的福,满屋子的莺莺燕燕,韩氏过门没几天就把原来伺候贾政的丫头给提了姨娘,这几人恐怕早就有了私情,若是一般人早就把她们打发了,可是韩氏却根本不担心,反而大大方方的做主提携她们,加上原本贾母给你贾政的妾,还有王氏早先抬举的自己丫头,贾政屋里人可真如书上说贾赦一般,一屋子小老婆,还好他还有些文人的“气节”并没有把手伸向院子里稍微有些姿色的丫头媳妇们。

  就算是他死灰复燃,贾赦和贾政早就划清了界限,最少贾政如今在外面代替不了贾赦和荣国府,他能够惹的祸事也算是有限,再者,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这种人有心蹦达,你不给他个机会让他一头撞到南墙上,恐怕一辈子都不会回头,自己如果只是担心他闯祸才守着他一辈子不挪窝,那是不是也被动太傻了些?

  贾政已经算是被贾赦砍掉了爪子,在外面折腾事情也有限,邢薇担心的倒是老太太或者韩氏,就如原著中王熙凤一般,放贷,包揽诉讼等,她们若是犯浑,一样能够牵连的家族不宁,只邢薇早就跟韩氏讲了其中的厉害关系,也许诺了开新铺子便给她入股份,期望她不会因为银子而胡乱出手。至于老太太,即便他们在家,能防备的也有限,再说,老太太手里致命的东西已经没有了,就算能够折腾,所行的事情应该也有限,······这次离家,也算是一次考验人心吧。

  老爷子生怕贾赦耐不住性子出什么事情,安排的也快,不过三个月时间,就通知贾赦户部快有任命下来了,叫他做好出行的准备。

  邢薇便也带着韩氏去宁国府拜托老付氏照顾,在交托女校的事情,她这一走最少三年,早先既然张罗了,也不能因为她走了就把女孩子们的教育事情耽搁下来。其实老付氏懂得多,又是长房、族长之家,比她撑头露面更合适些,老付氏自然不会推脱这些,她常日在家中无事,这有了正经事情做,心里正是高兴舒坦。

  “你们妯娌倒是合契,”老付氏听了邢薇把荣国府托付给韩氏,倒是不觉意外,在她心里眼里,邢薇投身成女儿家实在可惜,若是男儿身,即使不再朝堂上干出一番事业也早就四海为家走遍大半个国家了,“你放心,她只要听话肯学,我自然愿意带她。”

  这韩氏也算是老付氏的媒人才能进贾府的门,老付氏平时也很留意韩氏的事情,对这个自己“亲自”替贾政挑选的媳妇还算是满意,至少,她比时下许多的当家主母都强上许多,荣国府二房乱在贾政,愁在贾母乱操心,她都能够把贾政理顺了,又把贾母安抚住,主要是对孩子们还算是没有坏心,这在一般的有“后母”的家庭里,已经算是“满分”做到极好的人了。

  她这些都处理的不错,这些人情世故不过是补充,稍微提点一下就可以,实在不是很难的事情,她平日里也无甚麽事情,倒也巴不得有件事情做好打发时间呢。

  “你跟你们老爷说说,能不能带着我们珍儿去,”老付氏唯一记挂的就是贾珍了,贾敬从山里回来虽说不出门找事做,可也算是安分守己,除了看书就是偶尔的炼丹,老付氏跟他分开的久了也无甚话说,两人也不会有什么冲突。只这儿子却不成,贾敬自己考了个进士,虽说不出仕做官,可看书写字却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他看不惯贾珍大字不识几个,书更是没有读过几本,如今在家的时候多了,没事就提溜了贾珍去骂一顿。

  ☆、第39章 买卖

  贾珍从小缺少父亲管教,如今都娶妻生子女,这冷不丁的被骂来骂去,父亲要是真的丁天立地也罢了,再不济也可以跟赦大叔一样出去做事不说挣个爵位,只要能养活一家老小也行,可他不过也是在家里混吃等死的,那里有那么大的底气整天骂人?贾珍心里是越发的拧劲,现在虽说还不敢犟嘴,可对贾敬的话真是阴奉阳违,关键是人变的阴沉偏激起来,还不如贾敬不在家的时候了。

  老付氏看着不行,她就怕任由下去,这父子俩反目倒是事小,别在动什么刀兵,自己知道自家人,这父子两个看着文弱,脾气上来可都是随着他们祖宗贾家人,惹急眼了都是喊打喊杀的不饶人。于是想着还不如让贾赦带来去,至少,贾赦当初在作坊里带着贾珍,虽说吃点多少吃苦头下些力气,心态上从来没有这么抵触,对贾赦的话还都是肯听的。

  邢薇也知道贾敬自归家后跟贾珍的矛盾越积越深,说来这贾家男人都有一个通病;不会教养儿子,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可惜他们自己也不是什么好榜样。

  老一辈的就不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再说他们也都去了,把孩子养这么大,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只说这一辈的由长及幼来说起。贾敬自己唯一的闪光点就是考了个进士,但他的缺点却是最多,不做官,当道士,你炼丹要是有个成绩倒也罢了,偏如今又半途而废······,回来就好好过日子吧,你还丢不下炉子又不去好好做事。

  这贾珍肯听他的才怪?

  贾赦就不说了,很有自知之明,但人家有个好岳父,于是就把儿子撂在岳家不管了,除非过年才接回来一趟祭祖,平时好像就没有这么一个人。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