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信息生意经】
从价格暴涨到趋于回落,也就几个月的时间,其中的利润也没有传闻中的那么丰厚。
这几个月里国库卷价格翻个不停,但事实上其平均利润率连百分之二十都达不到。
大名鼎鼎的杨百万能从中获利逾百万,那是因为他发现商机最早,手上聚起了一大批的人手,不然光靠一个人,除非本钱非常大,要不然,再怎么能耐,也不可能获利丰厚到这个程度。
这个时候的交通非常坑,省里银行刚开始的时候,压根就没开始国库卷兑换这项业务,开始的时候,国库卷都快涨不上去了。
竹竿他们每隔开三五天就收来一批国库卷,然后再带着国库卷奔向上海,但糟糕的交通状况是最致命的,这一来一回都快一个月了,挣个几趟,国库卷的生意就挣不着钱了。
这种利用信息差挣钱的方式,在接下来的那几年里,堪称是最主流的生意经。
比如提早知道了某项农产品产地的作物失收绝产,精明的商人立马就四处囤积该项农产品,坐等市场供需失衡,价格暴涨挣大钱。顺带着,某些原本手里有这项农产品的人,也稀里糊涂地就发了财。
陆坤倒是让石头聚起了一批人手做这事儿,最疯狂的时候,上千人投入这事儿,合伙倒腾国库卷,但自始至终净赚也不到三百万。
竹竿能分到二十万,那是因为他投入了一点本钱,要不然还真分不到那么多。最底层的兄弟,也就分了几百块钱。
当然了,这个数目的钱在这个时代的他们看来,已经算是一笔巨款了。
国库卷生意,陆坤也让手底下的人隐蔽地参与了,倒也挣了点零花钱,勉勉强强够他再囤十来间商铺,倒也还不错。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