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外传(三)经历

  吃完晚饭。

  张子君一个人端着一把椅子坐在院子里,看着远处的风景,心里正想着事儿。

  前世的他也没干过什么大事,三十岁之前都在农村待着,三十岁之后去城里租了一家小店铺,开了一个豆腐店,做做豆腐,豆浆,豆干卖给别人,到是挣了一些钱。

  不过挣的并不多,一家人的开销,成本除去,一年到头的忙活一年存款也就十几万元的纯益。

  虽然挣得不多,但对于他这样一个农民子弟,一年能有十几万的纯益,也算知足了。

  “现在重生了,该干点什么了?”

  张子君问自己,该做点什么才能改变家里人的现在困境。

  “反正靠家里那三亩庄稼地是别想发什么大财的,顶多把一家人的肚子填饱了就阿弥陀佛了。”

  “不如先制做豆腐卖,以后再做别的,反正这年头也干不了什么大事,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而且我今年才十六岁,以后发财的机会一大把一大把的,怕个球!”

  他想到这里,心里面马上豁然开朗了起来。

  ………………

  第二天。

  早餐是张子君和弟妹一起做的。

  一家人喝着稀饭,吃着自己弄的小菜,虽然简单,但一家人也吃的并心,香甜。

  饭吃到一半,张子君才放下了手中的筷子扫了家人一眼之后说:“妈,二牛,三牛,还有幺妹,今天我要向你们宣布一个重大的决定!”

  左芳笑问道:“什么决定?”

  张二牛也问道:“大哥,你不会是要正试娶大美姐给我们当嫂子吧!”

  张三牛拍了拍手:“嫂子好!嫂子好!”

  张小妹问道:“二哥,嫂子是什么?”

  张二牛吐了吐舌头:“这是大人的事,说了你也不懂!”

  “就你懂!”张子君用力在老二头上拍了一下,训道:“这么小就不学好,再胡说看哥今天不打破你的头!”

  左芳又笑道:“子君……我觉得二牛说的对,在村子里你和大美的关系最好,从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而且你今年已经十六了,再过几个月就十七了,也是一个成年人了,也到了谈婚姻大事的年纪了!”

  张子君笑了笑:“我说妈,你别听老二瞎闹,我说的不是这件事情,我说的是我们家今后的事情!”

  左芳问:“什么事?”

  张子君又笑了笑,也不再绕弯子了,马上开门见山的说:“妈,就我们家现在的生活条件,靠那三亩庄稼地养活咱这一大家你儿子我真是亚历山大,所以我打算另寻它路,打算在家制作豆腐,豆浆,豆干卖出去,你看怎样?”

  左芳听了沉默了一下,才道:“子君,这个妈可以支持你,可是你会做吗?”

  她之前身体好的时候自己也会做豆腐,但是知道老大不会做,也没教过他做,所以表示怀疑,虽然支持他,但也担心他不会做。

  张子君笑了笑,并没有说自己会做,也没说不会做,重生的事情是一个秘密,就算是对家里人也知道是不能说的:“妈,我不会做不要紧,您不是会做吗?我不会我可以向你学习,只要你肯教我就行!”

  左芳听了,还在犹豫,她想的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好好过日就好,对于张子君做生意,其实是非常反对的,这也是她为难的原因。

  ……

  半个月之后,张子君就把制作豆腐的各种用具买齐了,但是还缺合伙人。

  本来明天他就可以开始制做豆腐了,可是没有一个合伙人可不行。

  他可不想这么累,又做豆腐,又自己骑着车子去卖豆腐。

  这样太累了,也挣不来多少钱。

  按张子君的想法,制做豆腐去卖可不是他重生后的主业之一。

  重生后,这只是他眼前的一个过度期。

  制作豆腐一是成本少,二是不贵,人们也吃的起。

  同时豆腐也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美味之一,久食不腻,还是一道开味菜,所以深得人们的赞美。

  而张子君有了前世的记忆,做豆腐那是他的老本行。

  他做的豆腐又鲜又嫩,技术不是一般人可比的,所以前世他的豆腐非常好卖。

  一是质量过硬,二是经过他的长期专研与改进,所以豆腐越做越好吃,长期下来为他赢得了不少的回头客和新客源。

  好的东西总是吃过了才知道,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吃过了一次好吃,就会有第二次和第三次。

  而同样的一个道理,如果吃过了一次不好吃,别说是第三,第四次了,有第二次就不错的。

  所以美食讲究的就是一个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想蒙骗过关一次可以,二次,三次,就会被人发现的。

  那么合伙人找谁,这是摆在他面前的一个题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