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内堂弟子

何人?”

  王默听后,这才敢认真去瞧角落里的人。

  目光所及那人面孔,心头不由一震:“院长!”

  少伯庸一眼就看出了他的心情有点激动,于是笑道:“这些天来,你不是很很想见宋康吗?我把他带来此地,让你一次看个够。不过你不能碰他的身子,以免破坏他的气息。”

  王默赶紧走到近前,仔细端详宋康。

  不久,他发现这位院长气机虽在,但气息微弱,就跟重病之人差不多,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够醒来。

  想到这位院长以前动不动就训他,而今却如死人似的一动不动,不禁有点难过。

  “院长他……他能康复吗?”王默轻声问。

  “那要看他的造化。”少伯庸说道。

  “什么是造化?”

  “所谓造化,就是命运。命运者,宿命和运气。老子有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

  王默听的似懂非懂,但没有非要弄明白。

  他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少伯庸把宋康带到这个洞府里来,一定有极大用意!

  只要少伯庸暂时不离开刀剑山庄,而是留在这里帮宋康恢复,总有一日,宋康的命运就会发生转变。

  对此,他坚信不疑!

  ……

  回春阁的一间屋子里,王默正在与王锺探讨宋康的情况。

  据王锺告诉他,宋康身上有六处剑痕,伤及骨髓,换做是别的人,早就一命呜呼,但宋康却坚强地活了下来。

  然而正因为伤得实在太重,王锺想了许多种办法,甚至与少伯庸联手,也只能让宋康的伤势有所好转。

  但好转不等于康复,更不要说痊愈。

  总而言之,那就是四个字:听天由命。

  连王锺都这么说,王默也就断了想要王锺治好宋康的念头。

  人力是有限的。

  就算王锺是神医,也不可能让人起死回生。

  既然宋康的情况已经这样,那也只能顺其自然,不必强求。

  一个时辰后,王默离开回春阁,回到下圣院。

  “王师弟,你可算回来了,有人要见你。”一位刀剑房的师兄跑来对他说道。

  “有人要见我?”

  王默不由想起了少伯庸,但是想了想,觉得这次应该不是少伯庸,而是别的人。

  果然,他没有猜错。

  找他的人不是少伯庸,而是两位一胖一瘦的中年男子。

  一个姓马,一个姓韦,身份颇高,王默得尊他们一声“师伯”。

  据马师伯说,他们两个来自刀剑山庄“内堂”。

  什么是内堂?

  内堂就是刀剑山庄的秘密堂口。

  此堂不在梅山,而是位于别处,但除了极少数人以外,没人知道内堂究竟设置于何地。

  内堂不同于大明堂。

  凡是进入大明堂的人,无一不是修为极高,对刀剑山庄有大贡献的人,而内堂呢,只要具有一定段位,一旦被“上面”看中,随时可以进入,不太讲究资历。

  内堂也不同于三大圣院。

  对于刀剑山庄来说,三大圣院的最大作用在于培养外门弟子、内门弟子与核心弟子,一般情况下,全年到头,都不会有任务,而是专心修炼,努力提升段位,增进武功。

  但内堂就不一样了,全年下来,至少有三分之二时间用来进行各种任务。

  内堂到底负责多少任务,马师伯并没有告诉王默,只说任务很多,能力越大,任务自然也就越重。

  王默望着这两个虽是满脸笑容,但笑脸背后藏着恐怖的师伯,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记得某人曾跟他说过,有朝一日,有人会找上他,跟他说一些听上去可能让他很吃惊的话。

  难道这两个师伯就是这种人?

  “王默。”韦师伯是个胖子,笑着说道,“马师弟该说的都跟你说了,不知你有什么想法?”

  王默犹豫了一下。

  韦师伯看出他有顾虑,接着笑道:“你别害怕,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就算说的不对,我们也不会责怪你。”

  王默暗想:“你当我是三岁小孩吗?我要是问了不该问的问题,你们还能给我好脸色?我才不会自找苦吃。”

  他装作一副认真思考过的样子,然后说道:“弟子资历尚浅,武功还不足以进入内堂,两位师伯的好意,弟子心领了。”

  大概是韦师伯和马师伯没有想到他会这么说,神色均是一愣。

  旋即,只听马师伯说道:“王默,内堂虽然比不上大明堂,但只要进了内堂,立下功劳,就有机会修炼更高深的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