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3章 在怀里

棉衣在岸边游弋的人民军士兵。

  冬季,对岸显得更加萧条,显得十分冷清。

  我保持着40迈左右的速度,沿着江岸缓缓而行,以便金淑英能更好地多看看对岸她的祖国,甚至是她的家乡。

  她说过,她就出生在对岸的鸭绿江边。

  其实她不说我也知道。

  只是,我不知道当年她和老李谈恋爱的具体位置。

  出城不远,路边有两座对称的雕塑,我停了下来。

  “这里是鸭绿江浮桥,当年志愿军秘密过江处,彭老总当年也是从这里度过鸭绿江的。”我说。

  两组雕塑一座是志愿军过江的,一组是老百姓送别亲人的,脖子里都系着红色的绸带,显得十分醒目。

  雕塑身后的鸭绿江上,有一些残木露出江面,当年的浮桥只剩下这些断木了。

  金淑英和秋彤看了看,打开车门。

  我也打开车门,大家一起过去看。

  旁边有说明,这座浮桥是木头做的,可以通铁路,在鸭绿江大桥被美帝炸断之后,这座木制浮桥成为联系中朝两国以及运动作战物资的重要通道。

  之所以这座浮桥没有被炸,是因为这座桥是在水下的,涨潮桥面位于1.5米的水下,落潮时才会露出水面,美国鬼子的侦察机一直没有发现。之所以会有涨潮落潮,是因为这里离鸭绿江的入海口不远了。

  几十年过去,浮桥已经成为历史的残垣,只有一些黑乎乎的木头露出在水面,似乎在叙说着那一段历史。

  秋彤和金淑英走下台阶,站到江边去观看。

  这时我的手机来了短信。

  杜建国来的。

  “亦哥,老爷子打上了我的出租车,要包车去丹城。”

  我知道老爷子是老李。

  今天轮到杜建国在老李家值守,他开着出租车在那里的。

  老李包了杜建国的出租车,要来丹城。

  他现在没有专车了,只能包出租。

  我知道老李来丹城是为了什么,但我不知道他来丹城想干什么。

  我知道老李知道我们今天要去哪里,出发前他问我我告诉了他。

  “出发了吗?”我回复杜建国,边看了看正在江边看浮桥遗迹的金淑英和秋彤。

  “出发了,马上上高速!老爷子下车去买水了,我抽空给你发的短信!”杜建国回答。

  “知道了,方便的时候随时给我短信汇报!”我说。

  “是——”杜建国回答。

  我起手机,站在雕塑边看了半天。

  开车继续前行,到了一个游轮渡口。这个季节游客很少,但还是有的,有几辆车停在那里,看车牌号都是外地的。

  外地人来一趟丹城,总是要坐游轮到鸭绿江上去和那个国家无限接近一下的。当然,虽然可以无限接近,但却永远不能到达,也就是说船不能靠岸,否则就是违规触犯边界法。

  “坐游轮到江上看看?”我说。

  “好——”金淑英说。

  我停车,大家下车。

  我过去包了一艘小游船,回来一看金淑英和秋彤正在旁边的小超市买东西,买了两大包东西,主要是食品和成条的香烟。

  “为何?干嘛?”我说,看那香烟的,都是朝鲜产的,不是我们的香烟。

  超市的老板快人快语:“待会儿你们的游船会接近靠近朝鲜那边的江岸,岸上有执勤的当兵的,还有当地的老百姓,他们都很穷,你和他们打招呼,他们都希望得到你们送的东西,不用什么值钱的好东西,只要是这些饼干巧克力香烟什么的就行,那边什么都缺,我们这边不起眼的小食品,在他们那边都是稀罕物,都是好的东西。”

  “搞香烟干嘛?怎么还都是朝鲜的烟?”我说。

  “当兵的最喜欢成条的朝鲜烟,他们拿到手,可以回去再卖,卖的钱补贴家用。给他们成盒的,直接就抽了,成条的是不舍得打开抽的,要卖钱的。”

  我点点头,心里一时不知是何滋味,看看金淑英和秋彤,神色也都有些不自在。

  我不再说话,提过两大包食品上船,大家穿好救生衣,然后船老大就开船了。

  船离岸后,并没有直接奔江心,而是往贴着我们这边沿上游方向而去。

  我们坐在船舱里静静地看着对岸光秃秃的高山和低矮的平方。

  走了不远,前面江心出现了一个岛屿,岛上有一排排朝鲜风格的别墅群。

  “这个岛叫鱼翅岛,岛上的那些房子,是朝鲜的将军别墅,住的都是朝鲜将军一级的人物以及他们的家属。”船老大介绍说,“他们之所以住在这里,是防止一旦发生战争,家属好方便撤退,直接过河几分钟就可以到我们这里来。还有,建在这里,紧挨着边界,敌人的飞机也不敢轰炸,弄不好炸弹落到我们这边会引起纠纷。”

&e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