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留不低

  祈铖在人堆中搜索着她的踪迹,高阔的肩膀侧向黑暗,承接了那五光十色的烟火,

  “这有什么趣儿?也不过如此。”

  外面噼里啪啦的不消停,夜空中的星被溅出,撒在谁人的眼里,也是转瞬即逝。

  “世间好物不坚牢,云易散琉璃脆。”

  杜蕴仪暗道,留不住的东西才更美丽。

  回家的路上,珍妮打来了电话,她说黎溯最近去了香港。

  “去香港?”难道他是去补镜头了,没想到到现在他还没放弃这部戏。

  “他可真执着。”杜蕴仪的声音里带着笑,让人分不清含义。

  “算了,不用再盯着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

  祈铖开着车,随口问道,“你那套宅子真不打算要了?”

  “当然要,我正好要搬工作室。”

  杜蕴仪转念一想,又道,“那人卖给你的时候,说什么了么?”

  “能说什么,他就是因为手头紧才要卖这个房子。”

  “不是说了么,你们这些搞电影的,总是疯了似的往里砸钱。”

  “我哪里算电影人,你知道的,我没什么天赋,也没什么故事好讲。”

  祈铖是摄影师,他吃透了这一行的规矩,1%的天赋要比99%的汗水更为重要。

  努力与坚持,那些孱弱的字眼都是用来哄人的,被倦惰拖累的往往不是天才,而是蠢材。

  想到这,他欣悦地吹起几声口哨,“你知道施柏诚开始投资电影了吗?据说他赔了不少。”

  “嗯,他本来还打算让我帮他设计海报。”

  “你帮他了?”

  “没有。”

  “那就好。”

  杜蕴仪的大拇指摩擦着食指,不停地咽着口水。

  她的心跳的厉害,好似有一个小人在那里弹弹跳跳,一会累了便平静,过一会又开始作弄。

  如此的让人心神不宁,就连额头也发了些虚汗,人总是在紧张的时候多嘴多舌的,她又跟祈铖扯了些有的没的,

  “你今天怎么突然这么多话?”

  “不对啊,”祈铖朝她眨眨眼,了然地说:“和你家那口子和好了?”

  杜蕴仪飘忽着眼神,颊边隐隐盖上些红,无言地扯着笑。

  祈铖欣慰道,“难怪你突然转了性子。”

  “挺好。”

  王姐也是这么说,前情是这泼天的大雪,让北京彻底入了冬。

  她带着洋洋的喜悦开口,

  “瑞雪兆丰年,真是好!”

  杜蕴仪对雪总是提不起兴趣,就连食量都比过去少了一半。

  王姐便总想着做点什么来让她多吃些,今天先是一道笋板鸭开胃,等到笋的清苦浮上来,便用鸭肉的幼嫩中和,配着一些拌菜,倒是让人真的食欲大开。

  最后她才把红豆粥端上来,刚好入口的温度,热气飘过,留下一股让人心安的糯香。

  杜蕴仪舀起一勺,细细咂出些甜味来,兀地一丝温暖涌上心头,这样细微的幸福,总是让她恋恋不舍。

  她揣着一肚子来不及消化的温暖,去见自己的生母冯竹青。

  地点约在西郊的一个私人菜馆,往里进,曲折的回廊颇有些古代建筑的韵味,池塘中闲养了些锦鲤,行人踩在木板上嘎吱嘎吱的,就把它们都吓得跑回了水底。

  杜蕴仪跟着迎宾走过一个人造的假山,又过了几个亭子,终于是到了地方。

  冯竹青执着茶茗,那双和她极为相似的眼瞟过她,吩咐道,

  “上菜吧。”

  杜蕴仪把衣服交给在旁的随侍,垂着头一声不吭。

  “最近,你倒是让人省心。”

  她说话时一直摆弄着自己的那颗红宝石戒指,没有什么叙旧的意味,更没得什么温情。

  “你去了施铭晖的婚礼?”

  “去了,不过是第二天。”

  “赶得什么日子,非要去第二天。礼在第一天送了,人却隔天到,我看你分明是把我的话当耳旁风。”

  第一道菜上来了,冯竹青把怒意压下去些,

  “你最近和权聿怎么样?”

  “还是老样子。”

  她坐在椅子上,背挺得笔直,倔强冷淡的神情触怒了冯母,她的脸一下子拉下来,

  “什么老样子,还是在分居?”

  “都结婚多久了,怎么连个孩子都没有。就这么下去,你就要30了,到时候还怎么生。”

  “我不想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