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第四十二章
r />
“我们在说,阿诚让了你两局,你就得意成这样。”明楼笑着说,虽然如此,依然任由小弟拿起表,兴高采烈地比划来比划去。
明诚放下球拍喝了口水,笑着摇摇头:“看破不说破,让小少爷开心一下又有何妨。”
明台一听就炸了:“什么叫做让我两局?!”
“你呢,打不过我,对吧。”明楼不客气地说,“我呢,打不过他,你说他是不是让你?”
原来大哥和阿诚哥还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哄呢,明台气呼呼地,拿妙芳撒气:“妙芳姐,我要和你打!”
妙芳无辜躺枪,十分不服:“小少爷,你这是要拿我找成就感呢。”
明楼和明诚偷笑,妙芳瞪了他们一眼。
“告诉你!”她气势汹汹地站起来,拿起球拍。
明台心里一紧,难道又是一个高手?
妙芳摩拳擦掌,极有信心的样子,声音洪亮:“姐啊,球技‘好’得很!”
色厉内荏,虚张声势,也不知是真好还是假好。
偏这时候明镜站在门口远远地喊:“大哥来了,可以开饭了!”
妙芳连忙放下球拍,笑逐颜开地大声回应:“来了来了。”
明台气馁地把球拍往桌上一扔,嘴里嘀咕:“大姐哎,你可真是我亲姐。”
桌上的关系有些乱。
明堂是明家的长子嫡孙,明镜明楼明诚明台一律用尊称,明堂呢,叔父去世得早,他对着他们兄妹几个一向摆着兄长的架子,和妙芳却是平辈论交,嬉笑怒骂,不一味端着,表情鲜活的多;妙芳和明堂也没大没小惯了,都是“你”来“你”去的,对明镜却是用“您”。
到后来,场面尴尬,明堂便笑呵呵地说:“各交各的,我们各交各的。”
明台看得一愣一愣的,末了对明诚小声嘀咕了一句:“能和大哥那样的老狐狸做朋友,妙芳姐比我想象得还要厉害啊。”平日里他说“大哥”,说的是明楼,明堂在时,“大哥”叫的便是明堂,“我哥”才是明楼。
明堂除了矿业和明家香的传统产业,还兼着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所长,妙芳手里除去青帮的赌场妓馆走私几条路子,还管着杜镛的三鑫百货,自己的生意则是房产和航运,两人都是妥妥的上海工商界重要人士。
明诚觑了他一眼:“你不知道的事儿多了。”仿佛若有所指。
明台又敏锐地感觉到什么,倏而抬头,盯着自己二哥,想看出什么端倪来。
明诚却似无所觉,继续说:“偌大一个青帮,你以为杜镛义妹是谁都能做的?”
话题又这么就被带过去了。
明堂诉苦:“明家香现在也就是香水还在勉强维持罢了,原来咱们明家香皂在上海也是头一份,如今是原料短缺,生产不了多少,生产出来了,世道行情不好,又卖不掉。”
“原料没办法,卖东西你也没办法?”妙芳嗤了一声,这老家伙卖惨,不老实,“日本人税重,你是想走我的线往重庆去,是吧?”
重庆生活清苦,那一帮南京上海飞过去的公子哥小姐们都是爱享受的,明家香皂和香水一直有口碑,若是能过去,自然会供不应求。
虽然知道妙芳有些不能明说的事,但除了资助工党以外,她一直是个规矩生意人,这些话明镜还是听不惯,却也保持沉默。
“诶诶诶,”明楼故意板起脸,“当着我的面,你们也太有恃无恐了吧?”
明台算是听懂了,猛地站起身来,瞠目结舌,控制不住自己的语气:“你们、你们竟然走私?”
“小孩子家家,只听不说,”妙芳白他一眼,“走私怎么啦?青帮不走私,你还指着我们做良民哪。”
青帮当然没什么规矩做生意的好名声,他只是一时没将程妙芳和这些联系起来,还有明堂哥……明台心里混乱,看看桌上这个,又看看桌上那个,又看向明楼:“大哥?!”
大哥是新政府的海关检察长,难道也默许他们这么做?
明楼笑而不语。
“这有啥稀奇的,自古走私这种事,没有官家的背景,你以为做得长久?日本人占了大半中国,重庆急需的物资,延安急需的物资,不靠走私,怎么进得去?说实话,我的线不仅可以到重庆,还到延安!可日本人不敢动我,因为他们不仅掺了一脚,一些特殊物资,还指望着我来往美国的走私线呢。”妙芳和明楼对视一眼,“语重心长”地给弟弟解惑,“我确实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可你哥没上任前,青帮这生意也照样做,别的不说,当年在上海郊区的烟土厂,就是蓝衣社和杜先生合办的,蓝衣社的活动经费总有三分之一是出自鸦片贩卖,而且这生意军统到现在也没停过,还有香烟,奢侈品,甚至军火,都有他们的人亲自押运,量大得很,一月好几趟,不止走我的船,也走别人的路子。”
怕明台没听懂,她又补了一句:“上海的军统能这么神气,今天刺这个,明天炸那个,还不是靠这些养着。”
“什么?!”明台大惊,脑子里电光火石,他就说小组为什么租得起这么贵的房子,郭骑云为什么把着电台,有些时候又对自己支支吾吾,他瞬间就想通了,嘴上不自觉地带出来,“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