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二十三章 我家的传家宝

  掌声落下的同时,叶天已将手中的锦盒放到红木条案上,轻轻将其打开,将那对黄铜铺首从锦盒里取了出来,展示在所用人眼前。

  “咦!这是一对虎头黄铜铺首”

  蔡老略有点诧异地说道,另外两位古董艺术品鉴定专家也都点了点头。

  他们一眼就看出,这只是一对非常普通的黄铜铺首,过去北京四合院的大门上基本都有这样一对铺首,现在也很常见。

  而且这对黄铜铺首的历史并不长、做工也一般,甚至算不上是古董文物。

  看到这对黄铜铺首,三位古董艺术品鉴定专家多少感到有点诧异,现场及直播端很多略微懂点行的观众也一样。

  这就是叶天他们家的传家宝?未免也太普通了一点。

  谁不知道啊!叶天这家伙手里有很多价值连城的顶级古董艺术品,比如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代摹本、唐代著名画家韩干的《照夜白图》等等。

  原本大家以为,他会拿出一件大名鼎鼎的国之重宝,当做自家的传家宝来公开展示,也让大家开开眼!

  可谁成想,他拿出却是这对普通的黄铜铺首!

  难不成这对黄铜铺首后面隐藏着什么故事,所以才被当做传家宝?

  “没错,这就是一对虎头黄铜铺首,铸造于民国初年,不值什么钱,过去一直安在我们家的大门上,九十年代后期才取下来,然后一直收藏至今”

  叶天微笑着点头说道,并轻轻抚摸了一下那对黄铜铺首,然后将其放到了红木条案上。

  接下来,主持人李东和三位古董艺术品鉴定专家就开始欣赏这对黄铜铺首,直播画面上也给出一个特写镜头,将这对铺首清晰地展示在了所有人眼前。

  正如叶天所说,这对铺首没有多大价值、也没什么可看的,自然不用费时进行鉴定。

  看了两眼之后,李东就抬起头看向叶天,微笑着说道:

  “叶天,你们家人为什么会将这样一对普通的铺首当做传家宝?不知道这对虎头黄铜铺首背后隐藏着什么故事?能给观众朋友们讲述一下吗?”

  “没问题,但介绍并讲述这对黄铜铺首、以及相关故事的最佳人选,并不是我,而是我的爷爷,他才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家长。

  今天晚上,我的爷爷奶奶也来到了春晚现场,他们就坐在台下,陪伴在他们身边的,是我的妻子贝蒂,还有其他几位家人”

  说着,叶天就抬手朝舞台下面比划了一下,并冲爷爷奶奶他们轻轻点了点头。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摄像机镜头立刻跟了过去,春晚现场及直播端前的所有观众,也在同一时间看到了叶天的爷爷奶奶。

  当爷爷奶奶出现在直播画面上、当贝蒂和琳琳她们冲着摄像机镜头挥手、并绽放出***笑容之时,礼士胡同129号院里也响起一片欢呼声。

  未等欢呼声落下,主持人李东的声音就再次传到了大家耳中。

  “既然如此,那就请叶老先生介绍一下这对黄铜铺首、并讲述有关这对黄铜铺首背后的故事,大家欢迎”

  “啪啪啪”

  热烈的掌声骤然响起,响彻了整个春晚现场、也传到了中国的千家万户。

  掌声之中,爷爷站了起来,随手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面带微笑开始进行讲述。

  “在介绍这对虎头黄铜铺首之前,我代表自己的这个大家庭,借着春晚这个舞台,向全国人民拜年了,大家过年好!”

  说着,爷爷就冲摄像机镜头拱了拱手。

  话音落下,掌声立刻再度响起。

  等掌声稍落,老爷子这才进入正题。

  “上世纪的1916年春节,我爷爷买下这对黄铜铺首,亲自动手将其安到了自家院子的大门上,就在同年,我的父亲出生在了这个院子里。

  到了1936年初,我的父母在自家院子里成亲,成为了一家人,第二年我出生在这个院子里,两年之后的1939年底,我有了一个妹妹。

  解放后的第十一个年头,也就是1960年初,我在自家的院子里成亲了,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从此跟妻子相濡以沫,一直生活到现在”

  说到这里,爷爷不禁转头看了看坐在身边的奶奶、并轻轻抓住了奶奶的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啪啪啪”

  雷鸣般的掌声再度响起,比之前更加热烈。

  无论春晚现场的观众、还是无数电视机前的观众,看着这对相濡以沫、共同走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依旧伉俪情深的老人,全都为之感动不已。

  而身处东城区礼士胡同129号院的诸多家人,更是激动的热泪盈眶,也感到无比幸福。

  稍顿一下,爷爷继续接着说道:

  “结婚一年之后,我们的大儿子诞生了、也就是叶天的父亲,我们家里又多了一名成员,接下来我们又有了二小子、再然后又生了一个闺女。

  日子一天天过,到了上世纪八十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