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好戏开场

铁打制,所以其韧性自然尽如人意。

  一套“弦月剑法”练完,已是三更。胡彪酣畅淋漓,心满意足的上了床,准备明日一战成名,不负陛下的厚望。

  ……

  次日一大早,五城兵马司的人早早就赶到了朝阳门附近的演武场周围维持秩序,路过的百姓充分发挥了“看热闹不怕事大”的群众精神,奔走相告,不一会儿,围观的百姓就多了起来。

  内阁听了此事,也派人过来观察。因为朱厚照皇权的加强,并且朱厚照自幼就喜欢征战沙场的性子,在东宫之时常常研究边疆地图,研究军事战略,如今登了基,只要陛下不再四处出游乱跑,内阁也懒得管他要和谁比试了。

  宫本四郎带着十个随从,穿着倭国武士特有的服装,还带了个斗笠,人人拿着武士刀,只有宫本四郎和另一名相貌不凡的男子手中提着的是正统的倭刀。

  大明百姓难得见到这种“奇装异服”,纷纷朝着这些倭人投去了好奇的目光。若是有人告诉他们这些人和倭寇是同样的东西,恐怕百姓们立马就邪谈倭色变”,像潮水一般退去吧。

  今的朱厚照倒是没有戏弄这群倭使,毕竟朱厚照也想着校验一下这胡彪的本事。所以没过多久,一身戎装的朱厚照就带着几个随身侍卫和刘瑾,以及新收入麾下的胡彪走了过来。

  “大家好,我是下兵马大元帅兼任四方总兵官朱寿,同志们好!”朱厚照换上了一副和蔼可亲的笑容,学着后世的伟人,对着台下的百姓们喊道。

  本以为能像后世在电视上看到的一样,台下的百姓都大喊:“首长好!”,自己再来上一句“同志们辛苦了!”,那该多威风啊。

  不料台下围观的百姓听了朱厚照的自我介绍,什么“下兵马大元帅兼任四方总兵官”,一点反应都没有,还纷纷议论道:“这人是谁啊?”“应该是唱戏的吧。”

  “你看那群饶衣服多奇怪,难不成今日是哪个戏班子要在这里唱戏?”

  “哎呦喂,这你都不知道,这可是京城有名的戏园子“仙鱼羊”里的名角呢,里面的王东家是我家亲戚,早就告诉我哩,今日他们就是要在表演呢!”一个老头插着腰,得好像真的一样。唬得周围的人一愣一愣的。

  要是我们的朱同志听到了这些话,指不定要爆发自己的祖安血统了。“戏园子你嘛捏?你看朕这样子像唱戏的吗?”

  台下五城兵马司的人见到自己的陛下被冷落了,赶紧齐声大喊:“参加下兵马大元帅,朱将军威武!”

  朱厚照满意的点零头,这五城兵马司的指挥使是个可塑之才啊!

  “你看,我就吧,这“仙鱼羊”不愧是咋们京中的大戏园子儿,这演员多逼真,就跟真的五城兵马司的人一样哩!”刚刚那个老头越发为自己亲戚家的产业骄傲了,好像是他家自己的产业一般,在和旁边的人夸夸其谈。

  “哟,这阵仗,了不得,了不得啊,大手笔,这真是大手笔!”旁边的老头也跟着迎合着,还朝那个“东家的亲戚”走近了一些。

  “刘老头儿,这“仙鱼羊”要演的是什么啊,你给大家伙儿透透底呗。”一个老太太问,原来刚刚那个老头姓刘。

  见到有女子发问,刘老头生怕出丑,好好地定睛一看,思忖了半饷,慢悠悠的开口道:“这表演的是那永乐大帝亲擒鞑子嘞!”

  也许是觉得只有永乐大帝才能配的上“下兵马大元帅”的响亮名头,也有可能是永乐一朝的盛世世代之间口而相传,让无数的大明百姓都无比向往那个传中的盛世,所以刘老头才信誓旦旦的这是永乐大帝吧。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了,看来爱看热闹的习惯是百姓们从古至今都有的,甚至还有不少商贩挑着茶水和糖果,到附近摆起了摊位。

  在百姓们期待的目光中,充当了“临时裁判员”的鸿颅寺少卿杜可宗敲响了擂鼓,宣示着这场大戏拉开序幕。

  ……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