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红旗不倒
住。每一个被逮住的红军俘虏,只要送到县城的中央军那里,他们就都能领到五块大洋的赏钱。后来赏钱降到了每个俘虏三块大洋。不过民团可以从中央军那里免费领到枪支和弹药,因此他们抓俘虏的劲头还是很大的。
庞琼花和老黄带着战士们在深山密林里潜伏了二十多天,又找到了不少突围时失散的同志。他们的日子过得十分艰苦,主要靠打猎挖野菜填肚子,一个个全都瘦成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后来中央军的大部队都撤走了,庞琼花觉得不能再躲藏了,因为他们急需粮食和药品。这时她的手下已经聚集了两百来人,其中不少人带着伤,急需修养和治疗。他们中有独立团的,也有二团的。
糟糕的是,绝大多数的战士们的枪里都没有子弹,哪怕是对付本地巡山的民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一天,庞琼花和老黄带着队伍刚从密林里走出来就迎面碰上了一股民团,大约有五十多人。
这伙民团这几天一直在搜山,逮住过十几个掉队的红军,已经很有经验了。他们一见对面这群瘦骨伶仃衣裳褴褛的人就知道他们是红军。于是他们一边朝天放枪,一边大喊着冲了上来。现在他们一点儿也不怕红军,因为他们知道红军手里拿的是空枪,跟烧火棍儿似的。这么多的红军,在他们眼里那全是白花花的大洋啊。
“砰!”“砰!”“砰!”三声清脆的枪响过后,这些民团的团丁们都傻眼了。他们的头目和另外两个冲在最前面的家伙全都倒在地上,他们不是头部就是胸部中弹,鲜红的血溅到了同伴们的脸上,身上。
“妈呀!张队长被打死了!快跑啊!”几个最早清醒了过来的团丁转身就跑,像是见了鬼一样。后面的人被他们冲撞得东倒西歪,也身不由己地跟着跑了起来,有的甚至把手里的枪都给扔了。
庞琼花见机不可失,带领战士们向敌人猛扑过去,他们抱住敌人,有枪的用刺刀捅枪托砸,没抢的挥拳打。庞琼花拾起那个民团头目的驳壳枪,把胳膊一扬,“砰”地一枪,把跑得最快的那个团丁打得一个跟头栽倒在地上。其他正跑着的团丁们吓得停住了脚步,不敢再往前跑了。这时到处都响起了红军战士们“缴枪不杀!”的喊声。
庞琼花自己的枪里早就没子弹了,最开始那三枪是云凤打的。出发前云凤要把自己的枪和子弹都给庞琼花,她坚决不要。她知道云凤的枪法在全军是数一数二的,子弹在她的枪里是绝不会浪费的。再说她自己用惯了驳壳枪,改用步枪不一定打得准。
云凤果然不负众望,三枪就奠定了胜局,不然这一次遭遇战就算能取胜,恐怕至少会牺牲一二十个红军战士的。这也是他们的运气好,这帮民团们以前只欺负过少数落单的红军战士,被惯得太轻敌了,以为红军全是那么不堪一击。
这一仗红军战士们不但缴获了几十杆步枪和不少子弹,还缴获了团丁们身上携带的干粮。庞琼花让战士们就地休息,吃了一些干粮。她抓紧时间审讯了这些俘虏。
俘虏们招供说,他们都是山下张村张大财主家的佃户。被打死的那个民团头目就是张大财主的亲兄弟,他们俩是张村的一霸。庞琼花当机立断,挑出几个团丁带路,她和其他十几个红军战士假扮成俘虏,由他们“绑”着押回到张村去。其他的红军战士们在云凤的带领下跟在后面。
到了张村,这几个团丁来到张财主家大院外大声吆喝,说已经抓到了十几个红军。张家护院的人认识这几个团丁,信以为真地打开了大门。庞琼花带领战士们冲进去,逮住了迎出来的张大财主,并把他一家都控制起来。这时云凤和战士们已经冲进了村庄,在每一个路口都布置了岗哨。整个张村被红军战士们兵不血刃的控制住了。
庞琼花和她的战士们总算有了个安全的地方,可以好好地休整一下了。她把干部和党员们都召集起来开会,大家一起分析总结了一下目前的情况。有的同志原来是跟着二团一起突围的,据他们报告说,海南前委确实被敌人包围了,估计能侥幸逃出来的人不多。还有一个同志是被敌人俘虏后再逃出来的,他听一个受了重伤的俘虏说,前委张书记已经牺牲了,冯军长的胸部被子弹击中,很可能也牺牲了。
会议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在座的都知道主持会议的庞副参谋长是冯军长的新婚妻子。有几个原来娘子军连的女同志忍不住哭了起来。
“同志们,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要革命就免不了会有牺牲,我们要擦干眼泪,振作起来与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庞琼花咬紧牙关站起身来,发表了一通没有经过任何准备的激情演说。她知道,现在正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同志们都在看着她。她绝不能因为悲伤而失去继续革命的勇气。
她的讲话结束时,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志们含着眼泪向她表达了诚挚的敬意和热烈的支持。会议继续进行。他们讨论了以后的斗争方向。大家一致认为,琼崖工农红军第一军的旗帜不能倒,大家都推举庞琼花同志为第一军的军长,带领同志门一起继续干革命。他们相信,这次围剿中红军部队被敌人包围歼灭的不会超过总人数的三分之一,那些隐蔽起来的干部战士们听到庞军长再次竖起革命红旗的消息后,肯定会向他们靠拢,形成一股新的更为强大的力量的。
庞琼花没有推辞,她默默地接过了指挥整个第一军的重大责任。她向大家表示,我们不但要把第一军重建起来,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也要尽快恢复起来。她提议由黄德恒同志担任临时苏维埃政府主席,领导农运和土改工作。老黄本来就是根据的老同志,大家都认识他,知道他是干后勤的一把好手,因此庞琼花的提议获得了参加会议的全体同志们的一致通过。
他们还总结了军事上的失败教训,决定今后要以灵活机动的游击战对付敌人的围剿。有不少同志指出,上级制定的与敌人决战的战略方针是这一次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