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烽火鸳鸯 三

  姨妈对礼红也不错,礼红也敬重姨妈。不久,礼红考入武昌的一所大学,就不经常回家了。

  有一次,礼红和同学在学校操场上聚会,听人演讲。一个中等身材,面皮白净,相貌英俊的青年,跳上了演讲台,他情绪激昂地说着,手臂不停地挥舞,声音洪钟般嘹亮:“同学们,同胞们,看山河破碎,大好神州千疮百孔,五千年华夏任人欺凌,我们还有心思安心读书吗?难道我们的血是冷的吗?让我们放下书本,拿起刀枪,到东北的冰天雪地去,到华北的万里长城边,去和入侵者决一死战吧,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誓死不做亡国奴……”

  青年的慷慨陈词,令礼红热血沸腾,她觉自己的心都在燃烧,在她眼中,那青年是如此英武,浑身上下,透着迷人的力量。礼红毫不犹豫,将母亲留下的玉手镯捐了出去,说是给东北义勇军买枪炮。捐出手镯时,她还看了那个青年一眼,可惜,青年的目光正在别处。

  从此,在校园里,她总是寻找这个人的身影,然而,却一直未能再见到他。

  不久,姨妈又生了一个男孩。自从添了这个小弟弟,姨妈对礼红态度就完全变了,简直就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只要礼红一回家,姨妈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摔摔打打,指桑骂槐。父亲又宠着姨妈,礼红就觉得回家没意思,懒得再回去了。

  夏季的一天,礼红在校园里独自漫步,走到了东湖岸边。她看着水中鱼儿漫游,鼻子就酸了起来,因为她想起了死去的母亲。她心想:连鱼儿都这么快活自在,它们有娘,我却没有。她在湖畔蹲下身来,小手轻轻撩动湖水,突然身后有人叫道:“女孩,小心,不要掉进水里淹到。”

  礼红一回头,只见阳光灿烂地映在一个男子的身上,礼红眼睛猛然亮了,这不正是她每天都想见到的那个人吗?那个慷慨激昂的热血青年!可是,当他们目光相遇时,礼红竟羞怯地低下了头去。

  青年大步从台阶上跨下来,一把拉住了礼红的胳膊,说道:“女孩,别掉进湖里去,你看,是我救了你!”

  礼红轻声道:“对,你是我的救命恩人。”

  他们就这样相识了,这个青年的名字就叫范云轩,学生领袖。从此,他们形影不离,礼红也投身到了学生运动之中。用现在的话说,他们就是一对“sb愤青”,可那时,国家面临外敌的压迫,国人民族意识远强于当今,所以,人们称这样的热血学生为爱国青年,而不是“愤青”!

  他们热恋了,礼红对云轩说:“那次在操场听你演讲之后,我就一直在寻找你,可就是找不到你,我又不好意思向别人打听。你不会知道的,那些天来,一直有个叫汤礼红女孩在想念着你,我以为永远见不到你了呢。”

  云轩轻轻抚着礼红柔软的肩膀说:“那天,我上台演讲时,一眼就在人群中看到了你,你没发觉吗,我在演讲的时候,目光一直在盯着你。你的出现,使我浑身增添了力量,我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后来,我看见你把那么贵重的手镯都捐了出去,就认定你是个心地善良,侠骨柔肠的好姑娘了。我也一直在寻找你,那些天来,同样有一个叫范云轩的傻小子在想着你啊!”

  礼红心头一热,扑到云轩怀中,她第一次和男人拥抱了。

  不久,北平的学生爱国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并蔓延到全国各大城市,“愤青”们强烈要求南京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武汉学生也上街游行请愿,云轩成了学生运动的当然干将,礼红也跟随着云轩,并肩斗争着。他们一起游行、演讲、撒传单、焚日货……

  礼红觉得和云轩一起作这些事情很有干劲,心中也有一种甜蜜之感。是啊,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做什么都是幸福的,更何况他们是在为民族的前途而斗争着。

  不久,武汉的中学生们也投入到了请愿的队伍中,礼红父亲所在学校的同学们更是不甘落后。他们走上街头,不仅烧日货,有时也敢与挑衅的日本浪人大打出手。父亲公开表态,支持学生的行动,他说:“连三岁的孩子尚且知道爱国,何况我们这些为人师长者?”他带头抵制日货,号召家中有日货同学将日货带到学校来,在操场上烧毁,以显示全校师生爱国抗日的决心。

  于是,有人给父亲送来一个信封,信封中装有一枚子弹头。父亲受到恐吓,更加愤怒了,他公开在报上发表声明,强烈谴责汉奸的卑鄙行经,并说自己是决不会被吓倒的。

  民国时期,社会对教育极其重视,一个小学校长,在县里就是名流。而高中校长在城市里,说话也是极具分量的,市里若有重要会议,往往也会邀请高中校长出席。

  礼红父亲的声明,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学生运动也开展得更加如火如荼。

  不久后的一天晚上,父亲参加一个应酬后,坐黄包车回家。半途中,在一僻静处,车夫突然停了车,父亲刚要问怎么回事,车夫突然举起一只铁锤,猛击父亲头部,一连十几下,将父亲的脑袋都砸烂了。车夫逃跑时,被巡逻至此的警察抓获,他当即承认自己杀了人,用现今媒体常用语便是“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可他却拒不交代谁是幕后指使人。

  父亲死后,礼红就更少回家了。

  一年半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久,国军在武汉征兵,礼红有家难归,有书难念,便决定报名当兵,弃文从武。征兵的长官见她模样漂亮,人又机灵,便动员参加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宣传队。

  礼红对此犹豫不决,她更想投身战场,到战斗部队中去和日军血战。云轩却劝她去宣传队,说动员民众的力量,团结全体国人,是更有意义的事情。并说:“以后我也要从军,当然,最好是组成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