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议题
来,咱们总要争个好点的名次么,到时候十个学生,一个不中,可怎么行,依我看,再加一题骈文,便也能分个高低,这样才华如何,也尽可观之了。到时候咱们批卷子的,也能轻松些。”
一时众人都称善,有些道陈公果然考虑周到,又有些则赞陈公深谋远虑,竟像是要就这么定下来了,这时陆佑庸轻轻咳嗽一声,场中静了下来,陆佑庸笑问:“若是诸公都无意见,那就如陈公所言,就这么办了?”
陈道晓十分谦虚道:“还是再多问问大家的意思。”他看了眼一直安静微笑的赵朴真,问了一句:“不若看看赵先生的意思?明慧女学才女济济,却不知这般考合适不,赵先生不知会不会下场?”
赵朴真却问了一句出人意料的话:“可知京里女举,已议出主考是哪位大人了吗?”
众人一怔,似乎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女举,不是秦王妃上书要开的吗?哦对,就算开女举,那也是实打实的礼部开的,不可能让秦王妃来做主考官,从前圣后自己选拔的那一批女官,个个对圣后死心塌地,朝廷开女举,自然得按规矩来,礼部主持考试,那么自然会有主考官,主考官会是谁?
一时大家都纷纷议论起来,之前一直有些无所谓地态度大家聊天的陆佑庸重新打量了赵朴真两眼,笑道:“看邸报上说,应当是尹东柳老大人。”
“尹东柳是谁?”有些先生已经交头接耳问起来。
赵朴真却已开口:“尹大人是太宗年间的状元,老成持重,正经科举出身,翰林院的泰斗,他在太学主要讲春秋,讲得十分好,这位老大人学富五车,桃李满天下,便是严荪严相,也听过他讲的经,在他跟前,也要称一声学生。”
众人都静了下来,以十分复杂的神色打量这位女子。这时有人自作聪明地笑道:“难道是要考《春秋》?”
又有人冷笑了句:“《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女子科举考这个做什么?”
又有人挖苦道:“依你这么说女子科举不宜考这不宜考那,那不如考绣花算了,既是科考,那就是朝廷选官的大事,便是女官,那也是经了州县推举,礼部主考,吏部任命的朝廷命官,怎么不能考《春秋》了?”
堂上哄堂大笑,陈道晓却没有笑,反倒是一脸诚恳虚心地请教赵朴真:“那么,依赵先生所言,这位尹大人,会如何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