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各有宿命

,为了推翻这个腐败透顶压迫的朝廷,这些牺牲想避免却也还是不行呀,三围开封啊,为什麽不投降呢。」

  众人围在李自成身後,看着自己的领袖,脸上是虔诚崇拜的目光。他带领着我们起义反对这个腐败压迫的朝廷,开仓济粮,提出「均田免赋」口号,即民歌之「迎闯王,不纳粮。」

  所以每到一处,饥民「惟恐自成不至」,「从自成者数万」。然後和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了。

  李自成手拉马缰绳,回转马身,另一手马鞭一拍马臀,眼神中已经充满坚毅的目光。

  李自成大喊:「传下去,杀人者如杀我父,淫一人者如淫我母。」

  众将大喊道:「遵命!」

  众将看着闯王骑马扬长而去,随即整个队伍阵型开始转动起来,尘土滚滚,杂声乍起,众将整整齐齐的跟在闯王的身後前进。

  李自成又一声大喊:「驾」

  刘宗敏只见闯王先行,运马紧跟而上,力拔山兮地喊道:「大哥等我!」

  高桂英俯身对着身边的传令兵道:「传下令去,叫後面的队伍紧紧跟上,不可有误。」

  传令兵:「是!」

  李自成驾马疾驰。

  土坡的後面浮起宾士骏马的头,马头的上方浮出李自成精光四射的星目,虽然身上穿的是破旧的盔甲,但瑕不掩瑜。

  「天下是我的,大明王朝,我来啦。」

  「想我原来也是崇祯手下的一驿卒,却被藉故丢失公文被裁撤,欠了债还不上,官府就想杀我,妻子又与他人私通,那时我早已心灰意冷了,如不是大明气数已尽,我何有今日。」

  「话说回来,每次失败要亡时,清军总是及时四次发动入关作战,所以说,没有清兵就无我李自成和农民军,而无我李自成,清兵也就一定被灭了啊!」

  明朝末年的驿站制度有很多弊端,明思宗朱由检在崇祯元年(1628年)驿站进行了改革,精简驿站。李自成因丢失公文被裁撤,失业回家,并欠了债。同年冬季,李自成因缴不起举人艾诏的欠债,被艾举人告到米脂县衙。县令晏子宾将他「械而游於市,将置至死」,後由亲友救出後。年底,杀死债主艾诏,接着,因妻子韩金儿和村上名叫盖虎的通奸,李自成又杀了妻子。两条人命在身,官府不能不问,吃官司不能不死,於是就同侄儿李过於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到甘肃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投军。

  一代农民起义军,数次失败而又能不断的卷土重来,证明着大明王朝的气数已尽,难以挽救,江山已快到易主人的时刻了。

  ***********************************

  孙传庭: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十五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

  孙传庭的长处就在於擅长自力更生,积蓄力量,为人沉稳,对崇祯忠心耿耿,哪怕崇祯对不起他。

  崇祯九年三月,请缨任陕西巡抚,负责剿灭农民军。孙传庭在榆林建军,号为秦军。最终战败闯王高迎祥,高迎祥被俘,送往北京处死,而其外甥李自成继任闯王。

  崇祯十一年与洪承畴在潼关南原以重兵埋伏,使闯王李自成部几乎全军覆没,李自成仅以18骑兵突围而走。至此,陕西境内的起义军几被镇压下去。

  随後,因清军在此时攻入长城,崇祯帝急调洪承畴与孙传庭回京防御,李自成便得到喘息。

  孙传庭抵达京郊後,由於他和主和派的杨嗣昌及中官高起潜矛盾颇深,崇祯帝降旨不准他入京朝见,而洪承畴则在京郊受到慰劳,并奉旨进殿拜见崇祯帝。

  由於他和主和派的杨嗣昌及中官高起潜矛盾颇深,秦军不但被扣下,孙传庭心中愤怒,引病告休。但杨嗣昌仍不放过,言孙传庭称病乃推托之举。崇祯帝大怒,将孙传庭贬为平民後,又将其禁囚,以待判决。

  但是崇祯自己知道,孙传庭是绝对的忠心耿耿的,但是为了自己皇帝的面子,出手也是够狠。但是崇祯知道以後或许还有用到孙传庭的地方,所以只是囚禁以待判决。如果以後战事顺利,就拿孙传庭问罪,如果战事不顺利,又唤孙传庭出战。

  崇祯十三年(1640年),李自成移军河南,时河南大饥,史载:饥民「惟恐自成不至」,「从自成者数万」。

  在孙传庭下狱的三年期间,熊文灿、杨嗣昌在镇压起义军的战争中连遭败绩,闯王李自成在河南打开了局面,拥兵数十万。

  如果这时,有孙传庭在,何患李自成呢?崇祯现在知道当初是自己错了,但是李自成已经养肥了。

  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李自成二围开封之时,崇祯帝从监狱中提取孙传庭,令他率劲旅往援开封。不久形势发生了变化,李自成解围开封,擒杀汪乔年,於是孙传庭改赴陕西,接替汪乔年出任三边总督,回到了他阔别三年的岗位上。

  孙传庭回到陕西,再次发挥他擅长的自力更生,积蓄力量的本事,经过几个月的休整,小有积蓄,正下稳定下来,有待一番作为之时。

  崇祯帝又再次不断催促孙传庭进军,孙传庭心里很无奈,但是出於对崇祯的绝对忠诚,只好於十月份带着新募的士兵出征。

  孙传庭带领着经验不足的新兵,明知力不如人,但是出於对大明的忠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