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三十一章

  周氏听完闵应的话, 有一瞬的沉默。

  “你真的要去?”她看向闵应的眼睛里带着担忧。

  “嗯”闵应点了点头。

  周氏沉吟了片刻。

  “那娘允了”周氏答应的痛快, 闵应这满肚子的劝解之言,一句也没用上。

  “娘?”闵应眼睛里盛满了疑惑。

  闵应从周氏的房里出来,还有点不敢相信她竟然这么轻易的就应了。

  “王妃,您怎么能答应世子爷呢?这广陵如今还发着洪水, 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李嬷嬷惊觉失言,赶紧将嘴闭上。

  “李嬷嬷,我知道你是什么意思。”周氏眼中划过什么。

  “我若拦着他,他怎么也会想法子从我的眼皮子底下溜出去。与其让他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都没有准备的这样涉险。还不如大大方方的答应他。他舅舅跟他这个年纪般大的时候, 已经入军营吃苦了。他出去见识见识也是件好事。”

  周氏知道, 闵应的性子虽然平时看起来平和。

  实则一旦认准什么事, 定要做到的。

  他这样大大方方的出府, 周氏还好给他多加派一些人手和护卫。

  他若自己溜了,那才是更加的危险。

  ……

  闵应回院, 今日时间已经晚了。

  他吩咐乐湛准备好,明日一早就出发。

  翻找出一本记录广陵府风土人情的地方志, 闵应边翻看着, 时不时的看看小凌飞鸽传书传回的那封信。

  广陵已经有十几年未发过受灾如此严重的洪灾。

  往年也曾有过连下半月大雨的记录,但是却未曾有过洪灾方面的记载。

  闵应翻了几本书, 上面大同小异。

  都记载广陵是个风调雨顺, 富庶之地。

  其地势平坦, 北高南低, 并无高峻的山峦。

  河流众多, 河网密布,是大梁著名的鱼米之乡。

  将书合上,闵应的眉头微皱。

  ……

  翌日清晨,闵应还未收拾好,就听到乐湛急匆匆的敲起了房门。

  “进”

  “世子,王爷让您去他书房一趟。”

  “现在?”闵应利落的擦洗完脸,略带疑惑的问道。

  “嗯,刚刚阿福哥来说的,就是现在。”乐湛顿了顿,用手挡在嘴边压低声音道,“听阿福哥的意思是王爷可能今日就要启程前往广陵、金陵。治理赈灾的事项。”

  “什么?他要去广陵?”闵应将布巾搭在一旁的架子上,眼中略过几分惊讶。

  他只知道昨晚一夜,荣王都没回来。

  难道是与皇上在宫中连夜商议赈灾之事?

  也是,如今北边还打着仗。

  国库里的积蓄都紧着前方,如今南边这场大水,赈灾的款项对大梁来说也是重中之重。

  让别人去办这事,皇上应该也不放心。

  只得赶鸭子上架,派荣王前去。

  “我知道了”闵应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晓。

  荣王书房,自从被皇上起任,荣王本来就瘦削的身子,看着多了几分以前少见的疲乏。

  他已经蓄起了胡须,眉骨高耸。整个人添了几分老态。

  自从几年前闵庭闵庸那几件事的接连打击之后,他明显看上去苍老了许多。

  “父王”闵应刚迈进书房,就看到荣王转过身来。

  他们虽为父子,但是已经多日未见。彼此相视时都多了几分尴尬。

  荣王看着又窜高了几寸的儿子,伸出手想要拍拍闵应的肩膀,突然发现这个本来只到自己腰间的小子,如今已经跟自己齐肩。

  闵应的个子随他,但是样貌不随。

  闵应似周氏多些。

  “坐吧”荣王指了指一旁的椅子。

  “皇上昨夜已经下旨,命我即日启程前往广陵。你,与你母妃在府里,要好好听你母妃的话。”

  荣王说这话时,僵硬的脸上努力的想要挤出一抹柔和的笑。

  “知道了父王。”闵应低头应道。

  “好了你下去吧”荣王摆了摆手,他等一会儿就要先出发,可这赈灾的物资还未准备好。

  即便如此,他也要提前去,提前探查灾情。

  但是他一转身,看到闵应还站在那里,并未离去。

  “还有事?”荣王皱起眉头。

  “父王,应儿想为您分担。”闵应抬起头灼灼的看着荣王,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