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 舍过去 须弥金山(中)

  清晨微寒,露珠荡漾,日头还未升起,天空一片清明,且添了几分冷淡;戚笼脸上闪过一丝怀念之色,但随即这种感觉就消失了。

  “人交给你们,以后别来山南道。”

  戚笼将肩上的女人交给一位女麻匪,转身就走。

  “戚天王,老伙计们都很想你!”老麻匪徐九颤声道。

  “世上再无戚天王,只有戚笼。”

  “戚大魁首,红姑有话带给你!”一女匪忙叫道:“她说,当年之事另有隐情。”

  “拔刀之后便无情,做了,便是做了。”

  戚笼的身影越来越小,“最后奉劝你们统领一声,别再来找我,刀,我已还回去了。”

  赤罗刹挣扎着睁开眼,只是伤势太重,视线模模糊糊,只有清晨的白雾,缓慢而柔和的流动着。

  ……

  这年头,媒婆住的地方叫门窑,入则为家,出则为窑,意思是盛世相亲做媒,乱世贩卖人口,公城地界尚算太平,但这收购童男童女、再转卖的活儿也是她杨婆一大收入来源。

  杨婆裂开一张没有门牙的嘴,鸡爪一样的手掌把一个光膀少年捏拿着,从头到脚。

  “二等货色,一百文。”

  “杨婆,这可不地道,这可是手脚健全、无有隐疾的少年人,你才出一百文?”

  人牙子不满道,在他旁边弓着身子、哭红眼的妇女是他的母亲。

  “嘿,这小子骨头细脆,是出生的毛病,干不了力气活儿,而且目光呆傻,缺了股伶俐劲儿,迎门送客也够呛,日后了,就这年头,你在大街上溜达两圈,插标卖首的孤儿能捡到三,这何时是个头啊。

  他甩过去一包银子“算伙食费行不。”

  杨婆掂量掂量,阴阴一笑:“这还像话。”

  “老太婆,我不是来跟你较劲的,我是来找你问事的,大约四五天前,解老三从城门口弄的那个消息,除了按照黑行规矩,送给马胡子一伙外,还卖了哪三人?”

  杨婆子摸出一杆水烟筒子,脸颊老肉一瘪一瘪的,跟去了皮的蛤蟆似的,抽了十九口,才冷笑一声。

  “既然是解老三卖的消息,那你找他要去啊。”

  “这老小子躲我躲的满城跑,要是能找到他,我还找你干什么,”照灯笼郁闷道。

  “嘿,要不是你小子也是我们下九流的一员,我现在早就把你赶出去了,黑行有黑行的规矩,你是想端了我们下九流的饭碗?”

  “侯桀那开黑行的都被满门抄斩了,你们这些老货还守个屁的秘密,直接开个价。”

  “江湖事,江湖了,这是规矩;暗道也有暗道的规矩,不管你是什么大势力头头,还是什么英雄豪杰,在这里买消息、卖消息,我们听不见,看不到,若是真有人听得见,看得到,那人多半也横死街头,你应该懂道啊,照家小鬼鬼。”

  照灯笼深吸一口气,摸出一块玉佩,劣质的像块河边的石头,而杨婆子却是面色一变,手闪电一般把玉佩叼来。

  “你家老头子跟我半辈子交情就换来这玩意,你可不要后悔!”

  “老爷子要是知道我找到九龙藏的线索,怕是嘴都笑的咧开花了,”照灯笼哼哼道。

  “好!”

  杨婆子一拍桌面,断然道:“自此之后,你照家和我杨家,断绝香火情分,日后无论谁家遭了难,两不相帮!”

  “这买消息的第一人,便是李府白三娘的总管,赵黑。”

  “是赵黑,不是白三娘?”

  照灯笼立刻意识到自己问了个蠢问题,在黑行买消息,向来只有实名实姓,没让人代买的说法。

  “是赵黑,不是白三娘,这就有意思了,白三娘让赵黑打听的,还是说……”

  照灯笼忽然面色一变,“不对,黑行的规矩,要么在本地待上十年,成了‘自己人’,要么在本地有直系亲属,白三娘嫁过来不过五年,她可以靠李伏威获得资格,他赵黑又凭什么?”

  杨婆子怪兮兮的一笑:“谁跟你说,赵黑是陪嫁来的?”

  “第二个,便是红姑红三娘子,山北道那个著名的大商人,她在各地黑行下了高额花红,一旦有跟赤身党魁首有关的消息,愿花重金购买。”

  “也是因为她给的提示,我们才知道,这么一个小小的绿林标记,居然有这么大来头。”

  “还有一个是谁?”

  杨婆子阴惨惨的凑了过来,“还有一个,嘿嘿嘿,是个死人……”

  照灯笼走后,阴沉的堂子上,只有杨婆子一人‘叭叭叭’的抽着水烟,间歇有生嫩的呜咽声,越抽越急,白烟硬是抽出了绿雾,雾气中,杨婆子的右眼忽然诡异的反转了三圈,眼珠子渐渐鼓出眼皮子,‘噗’的一声轻响,一只乌鸦‘呱呱呱’的从雾气中飞出,嘴里叼着一颗血泡子。

  杨婆子痛的满地打滚。

  “杀千刀的照老鬼,要不是老婆子年轻误事,给你带了顶绿帽子,谁管这小鬼头的死活,啊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