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五节 见闻(1)

p; 因为,没有人是完美的,没有学说是无懈可击,更没有什么东西是纯洁的,完全正确的。

  唯有博览百家之长,去其弊端与短处,取众力、众勇、众智,才可能诞生出正确与真理。

  但可惜,很多时候,知道怎么办是一回事,怎么想又是另外一回事。

  思想道路上的分歧,注定了杂家将来的分裂……

  …………………………

  另一地,司马迁却对杂家和平壤学苑影响下的安东,越发的感兴趣了。

  过去半个月,他跨越了大半个安东,从安东的东部,一路经过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城镇、封国以及屯垦团。

  终于抵达了如今安东的核心新化城。

  在新化城,司马迁看到的又与其他地方不同。

  这一路上,司马迁,见过了安东地区的怪事和诡异之事。

  但从未有一个地方,像新化城这样光怪陆离。

  新化城的城墙不高,甚至不及很多内地的县城。

  但,这个地方的人员密集度,却是前所未有的。

  仅仅是司马迁目光所及,就能看到数以千计的各类人流。

  有背着弓箭,腰跨长刀、利剑的游侠。

  安东的游侠,有着鲜明而显著的特点。

  他们通常都是骑着或者牵着一匹马,穿着灰色的外衣,头戴武士冠,腰间系着一条黑色的布带。

  游侠们是安东的特征,甚至可以说是安东的象征。

  在今天,这些当年追逐黄金而来的游侠,已经广泛的深入到了安东的各行各业。

  他们有的组织起了庞大的派遣工团体,靠着给人管理和监督派遣工而维生;有的则依附着那些豪商大贾,为他们的商队保驾护航;也有依然投身在淘金浪潮里,寄希望发财的梦想者。

  当然,更多的却是散落在各地,骑着马,带着弓,拿着武器的雇佣武士。

  他们是赏金猎人。

  只要你给钱,他们什么事情都能做。

  不拘是护送、押送,还是深入深山老林,猎杀野兽,或者帮助缉捕犯人,乃至于为你报仇,暗杀仇人。

  在某些时候,大量游侠会集合起来,共同参与一项报酬丰厚的任务。

  可以是给官府和贵族卖命,无论是追捕那些亡命之徒,还是下海捕鲸,入海捉鳖。

  甚至可以为了某个大商人的要求,而深入极东和极北的冰原深处,抓捕和清剿那些生番野人部族。

  这些人,一度是安东地方的定时炸弹和危险分子。

  因为,他们做事,完全随心所欲。

  心情好可以扶老奶奶过马路,甚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看你顺眼,或者说与你喝酒喝的爽了,命都可以给你。

  但一旦心情不好,那就不好意思了。

  杀人越货、作奸犯科,这些都是等闲。

  不过,随着元德五年,安东都护府衙门下达《备盗贼令》之后,游侠们,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了。

  因为,根据这一条法令的规定:任何胆敢在城市、村庄和屯垦团附近犯罪的游侠,都护府授权给军队、民兵、百姓,可以就地击毙。

  同时,任何犯罪的游侠,都会被通缉。

  各地露布下,经常贴满了悬赏告示,一个个恶贯满盈的游侠,被自己的同伙、军队和百姓揪出来,然后就地处决。

  脑袋被送到官府领赏。

  从那以后,安东地区的核心地带和城镇周围,游侠们就不得不低调做人,同时为了表示自己无害,他们不得不按照《备盗贼令》的要求在腰间系上黑色布带,以示自己绝对遵纪守法。

  在城市里,更是规规矩矩,大气都不敢出。

  因为,假如他们敢生事。

  那么军队和官差甚至百姓,会毫不留情的处决他们!

  而除了游侠,新化城最多的就是各种商人了。

  什么样的人都有,甚至还有着夷狄模样打扮的商贾出现。

  而新化城的城门也特别有意思很宽,甚至比长安的宣城门还要宽,足可并行五辆马车同时进出,更有意思的是新化城的城门,还分作了左右两道。

  左为入城,右为出城,所有人,无论是商人还是游侠,都规规矩矩的按照规矩排队出入,没有人敢出城走左道而入城走右道。

  司马迁也不敢!

  因为他知道,无论是谁,胆敢破坏这个规矩,就会被官吏吊起来,放到黑水河的码头上去吹风‘清醒、清醒’。

  完了,还会被强制性送去新化城的军垦庄园里进行所谓的‘劳动教育’。

  起步价就是一个月!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去,但不去的代价是三千钱罚款+一个被记录在案的案底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