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山村

  在离开山水庄园的时候,我特地先跟明子通个电话了解一下苏彤的情况。

  所幸的是,苏彤那边情况比想象中要好。虽然也知道明子到底是做什麽的,但苏彤也没有让明子太为难。而更让我如释重负的是,苏彤跟明子那婶子初次接触下来竟然处得还不错。明子那婶子也算是个精明的女人,立即借机邀请苏彤出院後去自己家里修养一段时间。苏彤虽然没有答应,但也没有拒绝。明子一家都住在城南荷花坳,也算是个风景秀美的修养好地方。让苏彤在那里住一段时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虽然这个风波算是平复下去了,但坐在车里的我,心里却一直是空唠唠的。

  眼前起伏的山峦,就像是苏彤经常在办公室里趴在我面前沙发上小憩的曲线一样。细腻而柔软。然而此时的浮想,却并没有让我的体内产生任何兴奋感。

  这段时间里,我身边多了很多女人。我原以为我正在享受这种百花丛中过的感觉,甚至我会认为那种时不时的空虚感,是因为自己经历过的女人还不够多导致的。因此当更多的女人出现时,我都来者不拒。然而,当冷静下来,我却不得不承认,我身边的每个女人,都是别人眼里难以高攀的绝色佳人,要应付这些女人,真的是一件很消耗精力的事情。甚至在很多时候,我会发现,自己以往那种对案件的专注,已经越来越多被这些女人分走了心。

  但是眼下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却无法改变这一点。这不光是形势的需要,也是男人的本性。也许眼前的心绪,不过只是因为一时的孤寂造成的。当那些只需要看一眼就想要拔掉她们的衣服的女人继续在我身边用不同的方式诱惑着我的时候,我的下体就又回帮我做出决定。

  「东阳,你今年多少岁了?」百无聊赖的我,有一句没一句的找一旁认真开着车的东阳搭着话。这个人话不多,做事专心,倒是个不错的管家。

  「我今年还有一个月就满二十了。」

  「你爹跟了李琛二十几年,所以你从生下来,就一直是在李琛的家里长大的?」

  「是的,家父从小就是李家的童工,後来被老太爷看上,给李老板当了贴身的跟班。再到後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等李老板成为家长时,也就让家父做了李府的管家。而我从小就在李家,跟着父亲一起长大的。」

  「那令堂呢?」

  「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患病去世了。」

  我为我的言语感到有些歉意,不过东阳倒是回答得很自然。毕竟已经去世了十几年了,感情慢慢变淡也正常。

  「所以,也是李琛送你去外国念书的吗?」

  「是的,因为从小我就喜欢跟着家父在李家搞房屋修缮的时候当监工,满满地,跟工地上的那些老匠人门混熟後,就开始自己画一些建筑图什麽的。後来当这个兴趣也是被李老板知道了後,也是为了算是对家父的褒奖吧,李老板出钱送我去了欧洲学习建筑。」东阳说道:「所以也许在很多人眼里,李老板是一个玩弄资本,在政府工程中各种抽游水的投机商人。但在我跟家父的眼里,李老板却是我们父子最大的恩人。」

  面对东阳的话,我没有再说什麽。那个让李琛破产的官商勾结腐败案,虽说也是李琛自己贪得无厌,但其实也是算政治斗争导致的。在跟东阳的对话中我也听得出来,虽然东阳对我是毕恭毕敬,但对於我亲手抓了李琛这件事情,他还是有些耿耿於怀。不过他越是这样,我反倒是越觉得这个小孩有几分血性,跟那些只会前倨後恭的大户人家的管家们,倒有些区别。

  「实话告诉我,你们父子有记恨过我吗?」我这句话一半是试探,一半倒也是心里话。原因很简单,倘若他们父子对我真的有嫌隙,我此行定然会无功而返。所以与其这样猜忌,倒不如直接开门见山。

  显然对我的话,东阳的反应也有些意外,难的的侧眼看了我一下後才说道:「先生是君子,说的也是实话,那我也实话实说吧。先生是我家老爷的挚友,因此我对先生亦如对我家老爷一样尊敬。但对於家父来说,李老板养了我们父子几十年,就这份恩情也是他换不完的。」其实这个事情,之前阿虎给我说过。不得不说,无论是东阳,还是东阳的父亲,也都算是忠义之人了。

  「因此即使到了现在,家父依然每天坚持为李老板诵经祷告。」东阳接着说道「一开始,老爷叫我带先生来我家时,我本也担心此事的结果。但偏偏老爷坚持要我如此,说找个机会解开一下家父的心结,所以我也这样做了。只是想要告诉先生的是,见到家父後,倘若家父抗拒先生,请先生海涵。我也定当进全力说服家父把先生想知道的事情和盘托出。」

  「嗯,放心吧,我也不会太为难你们。只是令尊的心结,倘若这次真的能解开一二,也算不虚此行了。」说着这话的时候,我心中却突然隐约冒出了这样一个念头。此次的荣县之行,我定然能得到点什麽意外的收获。因为往往越是靠得住的人,就越容易替主人承担更多的秘密。关於李琛跟周敬尧之间的关系,显然东阳的父亲知道的会比我预期的还要多。

  一路颠簸,汽车到了傍晚时分,才开进了一个山村之中。此处距离荣县不过十余里路,却跟荣县的陈设大相径庭。不过三十几户人家的村落,在这人迹罕至的山坳中显得有些孤寂。但这些房屋无论是在架构还是在修饰上,都是颇见功力。一连排建筑跟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用相得益彰来形容并不为过。显然,这些房舍中定有东阳父子的手笔。

  见到东阳的父亲老姜时,老头的精神状况比我想象中要好一点。虽说因为腿脚寒病行动有所不便,但从他看到我第一眼时,眼中闪出的那种带着一丝仇恨的目光就可以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