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好山好水好风俗

  杨国忠点头道“也罢,事已至此,已无不可言之处。请问顾长史,如何才能保住长安”

  顾佐问“就是不知,杨相想要保住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长安”

  杨国忠道“无论什么样的长安,能保住就行。”

  长安的局势,已经渐渐明朗,天子任事不管,太子、高力士联手准备有所动作,杨国忠身为宰相,要说他完全被蒙在鼓里,那是绝无可能的,两边事实上已经到了快要挑明的地步。

  但顾佐有些奇怪,瞧这意思,似乎杨国忠并非纯粹拉拢自己,而是打算妥协让步

  “杨相究竟想说什么”

  杨国忠缓缓道“昨日,安禄山攻破洛阳,杀东都留守李悽、中丞卢奕、采访使判官蒋清。”

  顾佐道“洛阳不可守,这本是早就应该知道的。”

  杨国忠又道“密探急报,安禄山定于三日后称帝,伪号燕,他要称帝了。”

  安禄山将要称帝,对顾佐来说没什么稀奇,但于旁人而言,却极具震撼力,顾佐看得出来,面前的杨国忠显然遭受了巨大打击,对掌控朝政再无信心。

  没有了信心,杨国忠自然也就没有了和太子争锋相对的意愿,他向顾佐道“杨某不知该如何保住长安,天子想做亡国之君,杨某却不想做亡国之臣,还请长史出面,与太子说和。”语气十分诚恳。

  顾佐点头道“杨相愿意放下成见,戮力同心、共面强敌,此为大唐之福。与太子说和,自然不成问题,但前提是,杨相能否接受太子的条件”

  杨国忠道“长史请说。”

  顾佐道“很简单,拥太子登基。”

  杨国忠艰难道“太子可否监国弑君之名,无人能够承受。”

  顾佐道“哪里就到了弑君的地步你是担心陛下退位,你杨家权势富贵难保吧这也不难,陛下退位后,上太上皇尊号,贵妃晋太妃,你杨家依旧是国丈,如何”

  杨国忠道“新皇若要杀我,太上皇又岂能保得住”

  顾佐问“那你有何良策”

  杨国忠道“太子登位,今上为太上皇,杨某还掌政事堂。”

  顾佐沉吟道“也未尝不可。”

  杨国忠大喜“若能答允,我便奉太子登基。”

  顾佐问“还有么”

  杨国忠道“请奉长史为太师,调南吴军进京。”

  顾佐知道,这是杨国忠怕事成之后,太子卸磨杀驴,要自己做保。调兵进京本就是计划中的安排,倒也不是什么出格的条件,当下便应了。

  答应之后,又道“我听说安禄山长子叫什么来着安庆宗他还在长安,似乎日子过得不错”

  杨相有些尴尬“有他在,总好过逼迫安逆狗急跳墙,不过已然派兵监管住了,跑不了的。”

  顾佐没说话,只是拿眼神盯着杨国忠,盯得杨国忠渐渐低下头去“知道了,我立刻抓人,安禄山胆敢称帝,便杀之。”

  虢国夫人将自己的车驾唤出,载了顾佐送回西河道馆,目送车驾转过街角,眼睛一眨不眨。

  杨国忠有些吃味“这就芳心暗许了”

  虢国夫人恨恨啐道“拿我送人,你也好意思说得出口,以后别登我的门,滚”

  天已经快亮了,车驾驶入西河道馆,一番动静吵醒了李十二,见了马车,李十二哼了一声,道“去虢国夫人家过夜了”

  顾佐满脸疲倦“别闹,见了杨国忠。”

  李十二问“怎样”

  顾佐点头“守住长安,又多了几分底气。”

  李十二道“娘娘昨日在霓裳羽衣舞中又加了几种变化,我越来越觉着,像是在摆阵”

  顾佐道“摆出来看看。”

  于是,李十二取出副围棋,当场排起了霓裳羽衣舞的队形图。每粒棋子代表九个人,足足排下九十粒棋子,总计八百一十人,这才排列完成。

  这个数字很玄妙,已经有了法阵之意,顾佐看了多时,让李十二开始演化队形。连演三十六种变化,这才演练完成。她又找来林素弦、何小扇和门中二十余名弟子,现场给顾佐跳了几段。

  顾佐是在阵法流宗门南华派偷过师的,抄录研究过大量阵法知识,他又特别重视法阵的作用,采购并参与布置过由低端到高端许多法阵的布置,虽然不敢说精专,基本原理和眼光却胜于常人。

  研看多时,便将一颗颗棋子去掉,最后只剩下四十颗,在顾佐看来,从阵法意义上来说,这三百六十人才是布阵的“棋子”,剩下的四百五十位舞者,则是真正的“舞伎”。

  顾佐讲解,李十二记录,不久之后便得了三十多页霓裳羽衣舞的队形变化图谱,李十二又将每一次变化时的舞姿作了注解,用线装订成册。

  这一忙活又是一天,这回顾佐终于和李十二同在一屋相处了整整一宿,可惜还没做到抵足而眠的地步。两个人都深深沉浸在霓裳羽衣舞的阵图中,等鸡鸣声响起,顾佐才反应过来,给了自己一巴掌。

  李十二奇怪道“怎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