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和阳乃的闲聊

是第一点,失去了一部分人心。

  紧接着,李世民皇位屁股还没坐热,突厥人就一路从草原打到了大唐的都城下面。

  然后李世民一人呵退十几万的突厥人,呵呵,看到这里我就一脸问号了。

  史书中那些什么生下来有异像呀,金光四射之类的,那都得当瞎扯淡。

  我不在意,但是这不让人在意呀。

  简直离谱,千里迢迢了打到这里,被你李世民一个人嘴炮打回去了?

  这不开玩笑吗?

  如果不以神话李世民的角度去想,以客观的角度去想,就知道这件事肯定有猫腻。

  然后我就跟着研究了一下。”

  “确实太离谱,大魔导师刘秀就算召唤陨石,逻辑上也是么问题的。”阳乃也思索起这点。

  “对吧对吧?最后我研究了一番得出了结论。

  先说另外的话,史学界有个公认,那就是李世民改史,从这里就可以侧面看出来了。

  我相信一个脑子正常的史官不可能记录出这种离谱的历史的。

  真是的情况应该是突厥人一路从草原杀到长安城下,一路烧杀抢掠,灭绝人寰。

  更是对最发达的关中地区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这里就有问题,李世民夺权后也是尽快恢复稳定的。

  边疆军队也没这么动,毕竟他就是率领军队的,这方面不担心的。

  但是为什么能被突厥人打到长安城下?

  为了这么长时间没有援兵到达?

  为什么李世民要冒险出城呵退突厥?

  答案很简单,因为门阀故意防水,打击李世民的权威。

  所以突厥入如无人之地,所以没有援兵只有长安一两万人,所以李世民要冒险。

  所以这个呵退十几万突厥,其实就是一场交易,赔光了国库的交易。

  最后因为突厥人本就不擅长攻城,更被说打最坚固的长安城了。

  所以那里好处,尽快撤走了。

  这里也有一个bug,就是身为游牧民族的突厥,居然敢孤军深入到全是城池的中原腹地。

  攻城不下,难道又担心后路被堵截,被大唐的军队合围吗?

  就像汉武帝谋划的马邑之谋,就是为了把匈奴人骗进包围圈里,让他们失去骑兵的优势,一举歼灭。

  所以,这还是有人勾结啊,是谁就不用多说。

  这种事情可不少,唐高祖李渊从太远起兵派刘文静出使突厥得到了始毕可汗的支持。

  五姓七望这么做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打压皇权,甚至间接控制皇帝。

  毕竟唐高祖李渊一统天下,作为曾经的门阀自然深知其害,自然也开始打压门阀。

  李世民玄武门夺权,五姓七望也是很happy的,紧接着有了这些谋划。

  李世民得位不正,又被突厥狠狠敲了一笔(一直赖着不走更打击皇帝威望),自然只能捏着鼻子任门阀摆布了。

  而又恰好,第二年关中大旱。

  这让本来就遭受过突厥人烧杀抢掠的关中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而且关中又作为北方的粮仓,也影响到了整个北方。

  当时根据儒家的那一套天人感应,肯定就怪他这个皇帝了,怪什么?杀兄囚父。

  所以说,李世民是绝对的不得民心,在位二十三年不足以让关中百姓忘记亲人死去的仇恨。

  大旱之后没钱赈灾,又只能求助五姓七望,唉~说起来也是真的惨。

  所以他一辈子只能‘从善如流’,五十一岁郁郁而终。”

  龙之介说到这里而已不由唏嘘不已。

  阳乃听得也很入迷,感觉被颠覆了认知,对于李世民的固有印象全崩盘了。

  “我…”她见龙之介头来的目光,迟疑一下道,“我查一下手机。”

  龙之介一脸微笑地点头,很是从容:“你查。”

  …………

  一段时间后,阳乃也叹了口气,收起了手机。

  她抱着龙之介胳膊靠在龙之介肩膀上,眼神望着远方说道:“这种颠覆还有很多吗?”

  “很多很多,毕竟我们国家和平之后才能大力发展经济,才能正儿八经研究历史,所以研究时间真的很短。

  大多还是承袭古人的研究。

  举个例子,兵马俑其实是有颜色的,但是因为技术不到位,开墓的一瞬间颜色就氧化消失。

  也让很多人以为兵马俑就是没有颜色的。

  同样的例子还有欧洲的一些历史研究,比如希腊的风格不是白色的大理石柱,给人一种静穆的伟大感觉。<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