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英雄豪杰·岂恋浮华

之后不容于天地间,不知征儿又会作何选择?只盼他能明了老夫的用意,千万莫学从前奚老儿愚钝不知变通那一套!”

  自言自语间,马车已行至皇城前,胡浩隔着金水河远望巍峨辉煌的城门与宫室,不着痕迹地微微点头,似在叹息或是赞许,缓缓进入宫城。

  先帝驾崩,国中无君,皇城之前也现出些惨澹的迹象。

  且守门的金吾卫个个如临大敌,唯恐出了些许差错,凭空又将紧张之气挑高了许多。

  大臣们也是轻车简从,噤声噤色,大多低着头悄悄进入。

  大臣们进殿良久,秦都大道处才渐渐有了人声。

  皇城里的肃杀之气让人敬而远之,可生活总要继续,日头渐高,平民们也不得不开始为生计奔忙。

  当然也有三两闲汉带着草帽,懒散地在道旁大树底坐倒纳凉。

  屠冲尖细的声音在大殿里响起,钻出殿堂的朱漆大门远扬出去,让宫门口的金吾卫们都心头一凛,满身的不舒服。

  先帝驾崩,太子远在凉州,五殿下日日上朝却又不少大臣不听他的,几位重臣之间也互不相让,好端端的大秦朝堂被搞得不伦不类。

  “没有见到迭大将军!怪了。”

  金吾卫们互相一个对视,不由小声泛起了嘀咕。

  新皇尚未登基之前正是最为敏感之时,除非有了告老还乡之念,否则就算生了重病,朝臣都要咬牙坚持上朝,何况是举足轻重,年华正盛的迭大将军?他怎肯落于人后?

  “迭大将军何事不上朝?”

  屠冲扫视朝堂后皱了皱眉,心中也觉蹊跷,遂威严发问道。

  国无新君,朝臣们便依国君抱恙养病时的旧例,由中书,门下,尚书三部主官共理朝政,中常侍屠冲主持朝会。

  胡浩闻言登时心里一个咯噔:迭云鹤不上朝已属怪事,居然连屠冲都不知道?个中有鬼!中常侍都不知的事情,朝臣无声果然人人不晓。

  屠冲冷哼一声,向随侍的太监道:“速去骠骑大将军府上拜问。”

  当日随侍轮值的正是赵立春,他为人机警灵敏,多日来的怪异气氛早让他心中惴惴不安,得了令赶忙低声应和,急急向殿外行去。

  “不必了,本官略知一二。”

  不待赵立春离了大殿,霍永甯出班挥手道。

  群臣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他,疑惑更甚:霍中书既知为何先前不说?看他脸上略有怒火,隐而不发的模样,似乎不是略知一二那麽简单。不知是在唱大戏呢,还是要暴起发难。

  “霍中书请说。”

  金銮殿上,龙椅之旁坐有一人,面容儒雅,几分青涩,几分紧张,另有兴奋的潮红,正是五殿下梁俊贤。

  每当他开口,朝堂上就更加不伦不类,朝臣们更不知该如何自处。

  他连太子都不是,却又是先帝在世时默许发展势力的皇子,在朝中有那麽些臣属效命于他。

  太子不在,皇子里真的以他为尊,可除了那点微薄的底蕴之外,谁又真的会听他的呢?

  “这要问奚刺史奚大人了。”

  “嗯?”

  梁俊贤的意外声被朝臣们的嗡嗡声所淹没。

  奚半楼远在凉州,又有三国会盟之事在身,还要侍奉太子殿下,为何与迭大将军之事有关?只是此言一出,朝臣们都隐隐觉得要出大事了。

  赵立春刚离开大殿便被叫住一时进退不得,听见奚半楼的名讳吓了一跳,眼珠子一转,不露声色地假作在门口等候谕令,既不进殿,也不离去。

  群臣窃窃私语不断,没了皇帝,连秩序都乱了些。

  胡浩见霍永甯忽然提起奚半楼,眯眼一扫。

  霍永甯莫测高深,蒋安和闭目事不关己,俞人则眼观鼻,鼻观心沉默无言。

  最妙的还是方文辉与梁俊贤,两人神情几乎一致:略有愕然,随即有按捺不住的狂喜与兴奋。

  方文辉武将出身,虽有馈给军养,畅通粮道的长才,参知政事无论才干还是经验都有欠缺。

  梁俊贤更是嫩瓜蛋子一个,别说与朝堂上的老狐狸们相提并论,连比起年岁更轻的吴征都大有不如。

  两人一瞬间的反应稍逝即纵,却全都落在胡浩眼里。

  有所准备,仍是意外之喜?胡浩率先在心底下了个判断。

  一眼就勘破个中阴私,他没有半分自得,反倒心情更加凝重——强敌环绕虎视眈眈,今日凶险恐怕前所未有。

  大殿上一唱一答已非一日,今日也不例外。

  群臣无人应答,霍永宁彷佛在唱独角戏而毫不尴尬,今日这一场戏的结局他已十拿九稳,且群臣齐喑又有何妨?自有人会配合他将戏演得完完整整,还会十分精彩。

  “霍大人为何提起奚刺史?叫本王好生奇怪。”

  梁俊贤在龙椅旁起身,居高临下俯瞰群臣,颇有几分威严问道。

 &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